就现在的医疗技术来说,人们对于癌症的常用的治疗手法就是化疗,同样事实证明,这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但是她会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带来无法磨灭的伤害,而且定期定量的化疗治疗也会给家庭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
一般接受化疗的人他们都会掉头发,因为身体无法承受那么高强度的治疗,化疗就是相当于换血,一遍一遍的清理人的血液,效果的确很明显但是复发的可能性也很高,最主要是对人本身的身体状况会有较大的伤害,而且每次去接受这样高强度治疗的时候,患者的心理也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研究发现:以本品3.1mg/ml浓度对小鼠艾氏腹水瘤及鼠肝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水煎剂腹腔注射对小鼠肉瘤的抑制率为40~50%,重楼属(Paris)的8个种和变种及10种市售商品药材对RNA癌病毒逆转录酶均有一定抑制作用(1)。临床多用于热毒雍滞的恶性淋巴瘤、肺癌、鼻咽癌、脑肿瘤及消化系统肿瘤如胃癌、食管癌、肝癌等,常配入复方内使用。本品入煎剂15~30g(抗肿瘤剂量)。
研究发现:龙葵碱有抗核分裂作用,从龙葵干燥绿果中提取的龙葵总碱对动物移植性肿瘤的抑制率为40~50%,在组织培养中,龙葵总碱浓度为50~500mcg/ml,24小时可抑制脑膜瘤细胞生长,从龙葵总碱中分离的碱Ⅱ成分抗癌活性最强,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浓度为10mcg/ml,15小时后可使Hela细胞解体,本品对小鼠子宫颈癌14、肉瘤180、艾氏腹水癌转实体有抑制作用(2)。临床常用于滋养叶细胞瘤,子宫颈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膀胱癌等。滋养叶细胞瘤可配穿心莲、石上柏、天花粉;子宫颈癌配掌叶半夏、莪术、西豆根;食管癌配冬凌草、黄药子、白英;膀胱癌配山豆根、喜树等。用"龙虎白蛇汤"(龙葵、万毒虎、白英、白花蛇舌草、山绿豆各30g)辨证加减,有报道治食管癌70例,有效33例,稳定29例。用龙葵合剂(龙葵30g,半枝莲60g,紫草15g),治疗恶性葡萄胎无转移4例均愈,本品对癌症所致的胸水、腹水亦有一定疗效。本品治肿瘤用量20~100g,入煎剂。
主要成分为斑蝥素(canthariuin)、脂肪、单萜烯类、树脂、蚁酸、色素等,抗肿瘤有效成分为斑蝥素及其衍生物等。现代医学实验证明,斑蝥水、醇、丙酮提取物,用美兰法或细胞呼吸法等体外实验,能抑制Hela细胞和人的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肺癌及脾肉瘤细胞的代谢。其抗癌机制主要是抑制癌细胞蛋白质合成,降低癌毒激素水平及影响癌细胞核酸代谢,同时能刺激骨髓引起白细胞升高。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肝癌、食管癌、胃癌。尤常用于治疗肝癌:可用斑蝥5~6只,去头、翅、足,装入鸡蛋内,文火烤干,研碎分包2份,日服2次或3次,每次1份,最长连服14个月,能使患者症状减轻,并延长其生存时间(3)。
在体外及试管试验中,石蒜碱能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的无氧与有氧酵解,并可使癌细胞肿大,溶解。石蒜硷对小鼠肉瘤180抑制率为40~50%,石蒜碱内铵盐不仅对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且对艾氏腹水癌有更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延长其生命。将石蒜碱结构进行改造,制成石蒜碱内铵盐(AT-1840),腹腔注射,对大小白鼠多种肿瘤的疗效明显优于石蒜碱,它不仅能抑制癌细胞生长,而且还能杀癌细胞。临床上主要用于消化系统肿瘤如胃癌、肝癌、食管癌,也可试用于恶性淋巴瘤、肺癌、鼻咽癌、子宫癌等。治食管癌、胃癌可配用柘木、冬虫夏草、野艾、黄药子。治肝癌可配喜树、莪术;治子宫颈癌可与信石等制剂局部用药配合;治肺癌可与猪苓、茯苓、苡仁同用,据报道,石蒜碱对522例中晚期肿瘤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2.1%,其中以胃癌和卵巢癌效果较好(4)。
主要成分为挥发油(油中有乙酸芳樟酯等)琥珀酸、延胡索酸、香豆酮、黄酮甙、内酯、鞣酸等。其中挥发油、琥珀酸、延胡索酸、黄酮甙等是抗肿瘤有效成分。体外台盼兰染色法实验表明,肿节风挥发油对L615细胞有很强的直接杀伤作用,其ED50为50mg/ml,肿节风干浸膏、总黄酮及肿节风注射液亦有一定作用。琥珀酸盐肿节风结晶乙及挥发油所含之部位A及C对肉瘤180(A)癌细胞核分裂有直接抑制作用,经肿节风注射液处理的L615细胞丧失繁殖能力。临床常用于治疗胰腺癌、胃癌、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肺癌、急性白血病等多种肿瘤。1975年总结17个单位治疗373例肿瘤(多为晚期恶性肿瘤)显效率15.3%,总有效率53.9%,其中单用本品113例,显效率22.1%,总有效率62.8%,对本品较敏感的肿瘤有胰腺癌20例中有效率70%,胃癌108例中有效率67.6%,直肠癌22例中有效率59.1%,肝癌134例中有效率44%,食管癌22例中有效率40.8%(5)。以肿节风为主治疗急性白血病14例,其中急粒9例,急淋5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6例,单用肿节风治疗9例(急粒7例,急淋2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6)。
研究发现:蜈蚣对小鼠肉瘤180、艾氏腹水癌、子宫颈癌14、大鼠瓦克癌256等均有抑制作用。蜈蚣、水蛭注射液能使小鼠精原细胞坏死、消失,说明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体外试验对人体海拉细胞、L16细胞(从肝癌病人分得)、D6细胞(从肺癌病人分得)、胃癌细胞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7)。利用死亡癌细胞易被低浓度的伊红着色特点进行体外实验,证明该注射液对癌细胞红染率为阳性,对小白鼠肝癌瘤体的抑制率为26%,对网状内皮细胞有增强作用,但长期应用对肝脏有损害。临床常用治疗间叶组织及神经组织肿瘤,如软组织恶性肿瘤、骨肿瘤、脑肿瘤等。亦可治疗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胃癌、食管癌、肝癌、子宫颈癌、皮肤癌等。治白血病可配全蝎、僵蚕、 虫等各等分(名安露散);治食管癌配全蝎、乌梢蛇(名消癌片);治软组织恶性肿瘤可配僵蚕、蜣螂虫、露蜂房、七叶一枝花。另外本品与全蝎、天龙等配合治癌常作为以毒攻毒之品。入煎剂,2~5条,与它药同煎或配鸡蛋炖服。
实验证明:黄药子对小白鼠肉瘤有抑制作用。黄药子油对子宫颈癌,对小白鼠白血病615有抑制作用。体外筛选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8)。此外,本品对动物实验性缺碘和不明原因引起的甲状腺肿有治疗作用,对小鼠腹腔注射有止血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食管癌、胃癌、直肠癌、子宫颈癌、阴唇癌、乳腺癌、肺癌、横行肌肉瘤等,治甲状腺肿瘤可单用或配星宿菜、贝母、海藻、昆布;治消化道肿瘤可单用或配白花蛇舌草、野艾、柘木;治子宫颈癌可配掌叶半夏、莪术;治肺癌可配猪苓、瓜蒌、石上柏。本品为治甲状腺肿瘤的常用药,据临床报道用本品配伍海藻、昆布、土贝母、川芎、乌药、八月扎、浮海石等治甲状腺腺瘤37例,服5~10剂后多数可见肿块缩小,治愈11例,显效5例。总有效33例占86.3%。用黄药子制剂治疗食管癌105例中有效率占49.5%,胃癌71例中总有效率53.5%(9)。
主要成分为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如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杰斯乌头碱等,此类生物碱毒性很大,是乌头中的主要毒性成分。经水解成为毒性较小的单酯类生物碱。体外实验对人肺癌、肝癌、胃癌均有直接杀伤效应和抑制作用,能使细胞分裂停止在中期以前,与长春新碱作用相似。在人胃细胞试验中,还看到癌细胞似有逆转现象;并能抑制人肺癌细胞、小鼠Lewis肺癌细胞及癌细胞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尤对RNA的合成抑制作用最强(10)。临床常用于胃癌、肝癌、肺癌、贲门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但本品生用毒性极大,且有配伍禁忌(与贝母不能同用),故用时应高度注意,入煎剂1.5~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