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客户端上海4月5日电(记者袁全)目前,国际上可供移植的器官缺乏,极大制约了医学的发展和患者的医疗选择。试想,如果不再依赖稀缺的捐赠器官,而是能够在实验室中快速、廉价地构建健康的可替代新器官,那将会给患者带来怎样的福祉?
日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肿瘤内镜诊治门诊”正式开诊。开设的主旨就是要: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
广东地区
李升平,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广东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用纳米刀挑战癌王的专家,纳米刀消融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肿瘤微创消融技术,原理是利用电极探针产生的高压电脉冲,使肿瘤细胞膜上发生不可逆穿孔,从而令肿瘤细胞凋亡,让更多失去根治性切除机会的胰腺癌晚期患者也有生存希望。李升平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胰腺癌纳米刀消融治疗,并筹建了中国首家纳米刀技术国际培训基地。
“消化内镜不仅能筛查,还有治疗作用。”随着消化道内镜技术的出现和日趋成熟,依托内镜的检查诊断工具,加上其特有的治疗多种消化道疾病的功能,通过积极开展消化道早癌筛查,对该类疾病早诊断、早治疗,从源头处降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北京地区
多学科交流合作,碰撞治疗思维火花
30年的银蛇奖,走出7名院士,更有一大批杰出的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著名教授,有的人还转型为管理者,成为高校校长、各大医院的院长、各级政府部门的当家人……银蛇奖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台阶。作为银蛇奖发起单位之一,《文汇报》App开设“沪上名医”专栏,选登银蛇奖得主的精彩故事、奋斗人生。
高考时王坚选择了第二医科大学,并进入PBL试点教育改革班,回忆起大学生活,他自豪地说:“试点班的特色是能够迅速学以致用,学人体解剖时就能去看外科医生开刀。我们这群为了理想而学医的年轻人,都非常用功,梦想有一天白衣飘飘,济世救人。”
更有意义的是,这是一场师徒间的接力,既是医术的接力,也是医道的接力——24年前,正是王坚的导师施维锦教授给该患者动了第一次手术。这也是一次手术刀的传递,接过导师无形的“手术刀”,14个小时,病人再次得到了新生。
在创建胆胰外科伊始,王坚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起完整的科室文化。
开始时,同事们心里还颇有些不以为然,但是后来大家都发现,王坚主任,实在是一个令人起敬的完美主义者,他提出仁济医院胆胰外科的愿景:“争创一流的胆胰外科”;核心价值:“仁术、创新、诚信、进取”;服务理念:“精益求精,至善至美”。这些都不是摆摆样子的漂亮话,短短两三年的时间,仁济胆胰外科主要肝胆胰疾病治疗指标就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例如仁济医院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无论数量与质量都列全市第一,胰腺手术数量全市第四,并且还在继续以“精益求精,至善至美”的理念攀登肝胆胰外科这座“外科的珠穆朗玛峰”。
近年来,王坚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围肝门精准外科技术体系”的理念,这有效攻克了肝门胆管癌、侵犯肝门的胆囊癌和肝内胆管癌等围肝门胆道肿瘤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低和并发症率、死亡率高的问题,将死亡率与并发症率分别由10.8% 和54.7% 降到4.7% 和38.1%,手术切除率从50% 提高到80.6%。
胆管癌是肝脏的原发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肝外胆管腔内;60%至70%位于肝门周围区域,约25%位于远端导管,其余位于肝脏。胆管细胞、肝细胞和血管在解剖学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并且通常被确定参与胆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由于该疾病的复杂性,以及需要更好的体外模型来阐明胆管癌的发生、进展和药物筛选,他们提出的胆管癌模型从单层2D单培养,改进为精心设计的、基于3D生物打印的3D共培养芯片模型。该模型由模拟细胞外基质的可打印水凝胶和胆管细胞、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组成的微环境构成。
武汉地区
很多人以为结节迟早会变成癌症,事实上,结节的性质是不会发生改变的,也就是说,已经明确为良性的结节是不会癌变的。如果检查提示乳腺结节有恶性风险,则需要尽快处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主任医师 林华:常规彩超检查,我们主张,特别是40岁以后的女性,每半年要查一次,也可以每年做一次钼靶片,这种检查就可以了。如果家族性有遗传史,也就是母亲如果是乳腺癌的话,子代可能要比她提前10年发病,所以我们要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双轮驱动,组建高水平团队投身健康治理
顾建英副院长等专家在厦门义诊活动现场进行了视频连线。复旦中山厦门医院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单位,此次沪厦联动同步开展“健康科普+MDT大型健康咨询”,力争在全力提升医院服务能级和品质的同时,将健康促进融于日常,更好服务福建省乃至东南沿海一带广大患者。
由于胆管的位置特殊,胆管癌的特点之一就是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靠体检或偶然发现,发现多为中晚期,而且胆管癌即使能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也很低。香港影星沈殿霞就在63岁时罹患胆管癌,从发现到离世不到半年。
胰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在逐步提高。其中男性比女性高发,多发于40岁至60岁的人群。不容乐观的是,胰腺癌的死亡率几乎与发病率一致,一般晚期患者发现时只剩3个月的生存时间,只有20%左右的人可以手术。
在肝癌领域,目前尚未找到特别具有特征性的分子特征,但是肝癌的精准治疗也体现在很多方面。当面对众多有效肝癌治疗手段,究竟哪一种治疗手段对哪一类患者有效?放疗、介入治疗及系统治疗又该作何选择?此时,进行肝癌治疗人群的精准划分便显得尤为重要。
该研究基于数字光处理技术的生物打印方法,创建了一系列3D胆管癌芯片。这些芯片很好模拟了天然胆管癌微环境与微结构,有效突破了目前胆管癌新药研发所面临的缺少准确、快速评价体外模型这一瓶颈,不仅有利于胆管癌新药研发,同时可针对胆管癌患者,提供“一人一芯”,实现快速、有效的抗肿瘤药物筛选和匹配,以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手术刀上有眼睛”,这是病人的评价。在他内心深处,有一股侠情——“要给病人一切机会,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只要阎王爷还没收走,我们就放手一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普外科 该科为以胃肠道癌肿、重症胰腺炎、器官移植、微创外科为特色的,在各个方面具有综合优势的重点学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总体疗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首先创用CT图像进行ANP严重度分级,首先提出ANP"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在国内进行推广;在国内首先开展短时血滤治疗ANP,从而使急性重症胰腺炎治愈率达80%,居国内领先水平。
疑难病例的处置需要“剑胆”,常规病例的处置需要“琴心”;高风险手术需要“剑胆”,手术细节处理需要“琴心”;对待医学挑战需要“剑胆”,关爱患者需要“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