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诱发胆囊炎(癌症的诱发因素)

2023-08-24 09:17:33
肿瘤治疗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诱发胆囊炎(癌症的诱发因素)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诱发胆囊炎,以及癌症的诱发因素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胆囊结石会发展成胆囊癌吗?55岁以上的老人,有这5个症状要注意

胆囊癌早期没有特异性表现,或仅仅有慢性胆囊炎症状,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当感觉到上腹部持续疼痛、摸到有包块和黄疸时胆囊癌已达到中晚期。尤其是50岁以上患有胆囊结石、胆囊炎症以及胆囊息肉的患者,应引起高度警惕,定期去医院做B超检查,及早发现胆囊癌早期。最近几年来,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逐年攀升,那胆囊结石没有积极治疗会不会发展成癌变呢。

胆囊结石会不会发展成胆囊癌?

据调查显示,7成以上的胆囊癌是由胆囊结石转化而来的,因为胆囊黏膜持续性受到胆囊结石刺激,再加上细菌产物中的致癌物质,可直接作用于胆囊黏膜,进而发展成胆囊慢性炎症和胆囊癌,所以说胆囊结石可发展成胆囊癌。

5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哪些症状需警惕胆囊癌?

1、右上腹部疼痛

大多数胆囊癌跟胆囊炎和胆囊结石并存,所以疼痛性质也跟结石或胆囊炎差不多。起初只是右上腹部有不适感,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发生持续性隐痛和钝痛,有时疼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向腰背部和右肩膀放射。

2、消化道症状

9成以上的胆囊癌患者早期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讨厌油腻食物、腹胀和消化不良以及嗳气。这是因为胆囊发生癌变后,其功能受到阻碍,不能及时消化脂肪物质,进而引起消化道症状。

3、右上腹部有肿块

当胆囊癌发展到中晚期时,能摸到右上腹部有肿块,因为癌肿瘤增殖速度较快,可堵塞胆管,进而使得胆囊持续性增大;癌肿瘤也会侵犯十二指肠,使得十二指肠梗阻,造成梗阻症状;此外,癌肿瘤也会侵犯肝脏、胃部和胰腺,使得以上部位有包块。

4、畏寒和发热

胆囊癌发展到中晚期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和持续性高烧不退。

5、黄疸

随着癌肿瘤扩散,约一半以上的胆囊癌患者出现黄疸,黄疸常常发生在疼痛后,黄疸持续性且进行性加重。因为胆管可受到癌组织侵犯,使得局部出现恶性梗阻,进而引起黄疸、身体消瘦和全身乏力,甚至引起恶病质,常常伴有皮肤顽固性瘙痒。

如何处理胆囊癌?

胆囊癌早期以手术切除为主,及早切除病变的胆囊,然后根据病理结果再判断是否需扩大清除手术。如胆囊肌层已发生癌变,需扩大清扫手术;同时配合放疗和化疗的治疗手段,控制癌细胞生长速度,延缓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温馨提示

由此可见,胆囊结石会发展成胆囊癌,所以应做好防范工作。年龄超过55岁的胆结石和胆囊炎患者;腹部有剧烈疼痛而且疼痛规律发生改变;胆囊结石病程超过10年而且结石直径超过2cm;胆囊发生息肉样改变且直径超过1cm,以上人群应及早切除胆囊,能降低胆囊癌变风险。若是因为某些因素不能做手术的患者,应定期去医院做随访,能及时发现胆囊癌早期。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胆囊癌的症状和危险因素都在这了,快来看看吧!

有一位七十岁的阿婆,有数十年的胆囊结石胆囊炎病史,一直反复发作,但阿婆一直没有进行手术治疗,她觉得她肚子里的石头二十几年了也没出问题,没必要治疗。但这次开始伴随强烈的阵痛,终于在家人和医生的劝说下,接受了手术。但在术中,医生发现患者胆囊壁、胆管质地僵硬,与肝组织也有粘连,医生们立刻提高了警惕,果不其然,病理诊断为胆囊恶性肿瘤。

胆囊癌是常见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70%的与胆囊结石有关,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于5%;好发于50岁以后的女性。和绝大多数恶性肿瘤一样,早期胆囊癌多无明显症状,常被其他病状所掩盖,很多患者常自认为是“胃病”,自行在家口服药物治疗,因此使得胆囊癌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如果病人合并有胆囊结石、胆囊炎,或者胆囊息肉者也可出现反复发作的右上腹隐痛不适等慢性胆囊炎症表现。合并有胆囊结石者,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医院就诊。若病变发展至中、晚期时,会出现消瘦、乏力、腹胀、黄疸、右上腹肿块,此时已极少有治愈可能。ECS早癌筛查平台提醒大家,有以上症状的人群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因为胆囊癌的隐匿性,没有症状的也要及时筛查。

胆囊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曾指出,胆囊癌已明确的危险因素有胆囊结石、胆囊腺瘤性息肉;胆管囊肿;胆管-胰管异常汇合畸形;长期胆囊慢性炎症,如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瓷化胆囊。可能的危险因素胆囊腺肌症; 吸烟;代谢紊乱综合症: 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我们建议有这些危险因素的人群尽快到医院做防癌筛查。

北大50万人研究:每日喝茶4克以上,会增加整体癌症风险?真的吗

老李的女儿特别孝顺,知道他爱喝茶隔三差五会给他买茶叶。这次,女儿从朋友那边买了几斤普洱带回家给老李喝。

一天,老李在和邻居吴叔喝茶时,说给吴叔尝尝闺女新买的普洱,但吴叔一听普洱就有点不淡定了。

“普洱茶可不能喝,里面有大量的细菌,喝普洱就是喝脏水,还可能会致癌!”

这番话让老李听得一愣一愣的,但也是不敢继续喝普洱。不过他转念一想,女儿怎么可能会害他?心里纠结不已,不确定这普洱茶到底还能不能喝。

一、一克普洱五亿霉菌,喝普洱等于喝脏水?

之所以有这个传言,是来自于一位“科普作家”发表的文章,文章中指出普洱茶很容易受黄曲霉等真菌毒素污染,而黄曲霉素是个很强的致癌物,会给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医学博士朱伟对所谓证据进行了解释,黄曲霉主要是霉变时产生的。购买茶叶时,茶叶质量不错的情况下,是不会存在霉变现象的。

广州倍特生命科学实验室曾对此专门进行过检测,研究人员随机选取了市面上4款不同的普洱茶样品,这些样品均是生活中常见的。结果显示,四款普洱茶样品均过关,不存在黄曲霉素超标的问题。

传染病学博士吴盟指出,黄曲霉素主要是存在于花生、土壤、玉米等食用物质上。茶叶在制作完成后,内里的糖分、蛋白含量都很低,微生物很难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且茶叶本身有大量的茶多酚、鞣酸成分,这些物质对于微生物的繁殖具有抑制作用

二、经常喝普洱茶,到底是防癌还是“养癌”?

中国食品安全领域权威科学家陈君石院士表示,普洱茶会导致肝癌发生的结果是不成立的。多个机构都曾对普洱茶进行过专门的检测,结果是大部分样品均未发现黄曲霉素超标的问题。有少部分被检出黄曲霉素超标的,也是运输过程中储存不当所致的。

之后有专家对普洱茶内的黄曲霉素对健康人群产生的影响做了科学评估,结果显示从普洱茶内摄入黄曲霉素B1而增加的肝癌年发病率为0.027/10万人,以我国13.7亿人口计算,每年大约造成了370例新发肝癌患者。以我国肝癌26-28/10万人的发病率来看,全国每年大概新发生356200例肝癌,相比之下普洱茶污染黄曲霉素造成的肝癌风险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

虽然喝普洱茶不会致癌,但关于喝茶防癌这一说法,不少研究结果显示也是不成立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团队曾对我国50万群众进行了为期10年的随访,通过问卷形式的模式调查受试者的喝茶量和癌症发生例数,分析喝茶与多种癌症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喝茶多的人相较于喝茶少的,罹患癌症的反而更多

对此,研究人员分析认为与喝茶多的人多存在抽烟、饮酒问题。在调整吸烟饮酒等容易诱发癌症发生的混杂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每天消耗茶叶>4g相较于每周喝茶<1次的人群,胃癌风险会显著增加,但其他癌症以及总癌症风险没有明显差别。

营养师王勃诗表示,对于喝茶能够预防癌症发生这个说法,目前最多是在动物实验上得到了证明。在人类身上是否有同样的作用,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论。

三、普洱茶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如何健康饮用?

普洱茶的功效,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中医认为普洱茶具有清热、消暑、解毒、利水以及通便等功效,现代药理学还发现普洱茶有暖胃、减肥、降脂、预防动脉硬化等作用。

在日常喝普洱茶要注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泡茶时最好冲泡喝,因为这样做可控制茶水的浓度。如果喜欢煮饮的话,则每次要把时间控制在3~5分钟。

喝普洱的时候,要注意不能空腹喝,空腹饮用容易导致心慌、消化不良,还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在冲泡后,要注意尽快饮用,避免茶水浓度过高,而且久泡茶和隔夜茶当中的茶多酚大量氧化,使茶色变浑且降低了保健效果

喝茶相对而言属于健康饮品,饮茶本是一个好习惯,但存储不当或用错误的方式喝茶,同样也会导致食品安全风险。

参考资料:

[1]《南都鉴定 | 家里藏的普洱茶致癌?快来看我们的检测结果》.南方都市报.2017-11-28

[2]《检出黄曲霉毒素,喝普洱茶真的致癌吗?》.北京青年报.2017-09-20

[3]《喝茶防癌还是致癌?50万中国人数据告诉你答案》.人民网-健康时报.2019-07-3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39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