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组成
煨葛根,姜竹茹,苍术,陈皮,山药,绿梅花,焦山楂,扁豆花,姜半夏,灵芝,谷芽
靶向药治疗癌症的效果相对其他治疗手段较好,但是如果患者服用靶向药的时间长了,同样会产生耐药性。
多数化疗患者存在着食欲下降的情况,有的情况还比较严重,而中药的温性调理,可以通过调节人的脾胃脏器,使得食欲一点一点的上升。
也因此,对于部分肿瘤患者来说,虽然它的效果好,但想要吃上,对于家人来说是很大的负担,可能东拼西凑才能买得起少量的,难以做到坚持吃下去。希望在日后,可以有更多的靶向药进入医保,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EGFR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的表面,研究表明在许多实体肿瘤中存在着EGFR的高表达或异常表达。EGFR的异常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机制其一是EGFR的高表达引起下游信号传导的增强;二是突变型EGFR受体或配体表达的增加导致EGFR的持续活化,导致受体下调机制的破坏、异常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这些机制使得癌细胞加快增殖,所以通过阻断EGFR介导的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可以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可见,靶向药则是通过抑制肿瘤生长所需的特定分子靶点,精准攻击癌细胞。所以,对于没有靶点的癌细胞,靶向药是无效的。
引擎变凶猛了,好歹可以想办法把它塞住,甚至把它拆掉,但是刹车没了,只要路有一点点不平,车都停不稳。同样道理,抑癌基因一旦没了,在目前科技水平下,还没办法将一段消失了的原装基因补到每个变异的细胞上。
这类药物一般不是只吃一次就可以的,需要坚持吃。如果患者觉得自己身体好转了,擅自停药,或者觉得药太贵了,每次把药量减少一半,或者认为多吃点抗肿瘤效果会更好,于是自行加量,这都是错误的做法,很容易影响到药物疗效。不仅如此,可能出现副作用的几率也会上升,吃了或也是白吃,花的钱还不少。
那我们是不是应该用类似的逻辑,去继续挖掘那些隐藏在传统智慧里的神奇药物呢?
我们的DNA就像蕴含无数信息的书卷,不动声色地影响着我们的身高、肤色、体型,甚至决定我们会在生命的哪个时刻罹患疾病。绝大多数时候,基因就像一个模板,按照祖先传下来的样子进行复制、增殖,合成蛋白质。
在实施靶向治疗之前,通常会进行基因检测,原因是一种靶向药物一般只针对一种常见的突变基因,但是同一患者体内突变的基因不同,不同患者突变的基因也有差异。
所以如今的观点是:西医仍然是癌症治疗的首选,中医暂时不推荐单独作为癌症的常规治疗,不能取代手术、放疗、化疗等规范治疗,不过如果将中医作为常规治疗的辅助治疗是可以的,只不过在此之前,要充分评估一下副作用确认是否可行、是否有意义,如用了以后是否能提升预期效果等,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
中药里面有很多补药都可以提高身体的,既能帮助身体调整,但是过于名贵的补药并不一定就会对癌症有很好的帮助。如果给身体虚弱的癌症患者进行大补,反而会加重身体的负担,而且大部分的补品都属于炎热之品,只会给患者的疾病雪上加霜。
另外,筷子、砧板这类生活用品也不能贪图便宜,买稍好一些的,定时更换,避免霉菌滋生。
文:健康报记者 王建影
"癌症精准治疗"再受质疑
【提醒】虽然靶向药可以更高效地抵抗肿瘤,但正确服用更关键,以下这几个服用的注意事项,不可不知
1.清热解毒类
2.活血化瘀类
3. 扶正固表类
参考资料:
很多癌症的患者在选择中医治疗的时候,往往为了迅速看到效果,都会盲目地加大药量,但是中医对药物的配比是非常有讲究的,如果用药过猛往往就会加重身体的负担。这不但会引发身体的其他问题,还会加重癌症病情。
防癌吃得粗一点,准没错!
其实,那些所谓的“癌基因”原本就待在细胞内,只不过是以安静、低调的方式存在。
而怎么证明一个操作是不是能让患者受益呢?很简单,得看数据!
而在中医看来,导致癌症出现的根本诱因是体内出现了堵塞和失衡。身体的各个脏器之间是协调和通顺的,它们各司其职,通过自我运行的方式,来维持人体正常的健康运转。癌症的出现就是打破了这种平衡,病变让各个脏器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所以,中医的方式不在于急于清除病灶,而是要恢复身体的平衡,打通各个脏器之间的协调。
从基础的研究来看,黄酮类、多糖类、皂苷类、生物碱等一些中医药确实含有抗癌成分,但注意,这不代表它就是抗癌药,不然很多蔬果当中可能也含有抗癌成分,那岂不是都成抗癌药了?所以,有抗癌作用的药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临床疗效,还需要经过临床试验才行,而问题是目前关于中药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还是比较少的。
关键词在于“靶向”。传统的癌症治疗手段,主要是针对肿瘤的病灶部位进行“无差别打击”,通过手术切除癌症组织,消灭聚集在一起的癌细胞;化疗或者放疗药物杀灭人体内的癌细胞,从而对抗癌症。这些疗法确实能产生不错的抗癌效果,但与此同时,身体内正常的细胞、组织也可能受到损伤,导致患者的体质下降,健康也会受损。
通过这两篇研究,不禁产生了一个疑惑。既然中药抗癌,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那么中药抗癌,对比西药抗癌,二者之间有何不同呢?
正常细胞之所以变成癌细胞,是因为某些关键基因发生了突变——要不就是促进细胞生长的致癌基因变强了,要不就是抑制细胞生长的抑癌基因没了。如同一辆汽车引擎动力突然变强,原来刹车刹不住了;或者刹车没了,甚至两种情况同时出现,那肯定容易出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