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全面放开阶段,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健委数位专家多次明确指出,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尚无特效药,主要靠自身免疫康复。而肿瘤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更是容易感染和并发症的形成。增强免疫力、减少接触风险、良好心态和营养摄入,是肿瘤患者在后疫情时代“癌友”康复的重要原则。
看看你的免疫力是否过关?
01
黄色代表—南瓜
休息好了,身体的各项功能才能正常运行,休息好了,人才能有精神。
06
钙铁锌硒等都属于矿物质,这是身体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若癌症患者体内缺钙,可降低免疫力,导致关节疼痛或骨质疏松以及骨折;缺铁可诱发缺铁性贫血,降低血液携带氧气能力,从而减弱生活质量。补充足够的矿物质能增加抗体含量,预防感染,可以从海产品、奶类和动物肝脏以及瘦肉中获取。
刚来时的她,身体很是虚弱,全身乏力,胃口也很差。当时给她详细辨证后,第一时间给她中药介入调理。大概两周后,王大姐前来复诊,她的精神状态和气色比初诊时改善了很多。
复诊时的王大姐,说话中气十足,和第一次的有气无力相比,就像换了个人。
⑥联合用药、本身有其他用药需求的患者需咨询医生或药师如何服用。
这个患者姓周,当时是55岁,来找我的时候是右肺癌手术完3周左右的样子。当时他很没精神,说每天都觉得累,吃也吃不下去,大小便倒是还可以。观察他的舌苔发黄,厚腻,舌质发红,脉沉。
想提高免疫力,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情绪。当癌症来临时,大部分的人往往感觉手足无措,只能等死,认为只要患上了癌症,就基本上已经没有治愈的可能性了。但也有一些人相信,只要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总有一天能够战胜病魔。其实癌症患者只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癌症会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的,虽然癌症是属于非常难治愈的疾病,但很多人在患上癌症之后,积极治疗,都能够杀灭癌细胞,防止复发转移,有较好的生活质量和较长的生存周期。有些癌症患者在患癌症期间,虽然有严重的癌痛症状,而且经常会出现各种自己意料不到的情况,但是这些患者一直都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每天不会因为自己有癌症而感觉闷闷不乐,最终寿命得到了延长,实现了带瘤生存。
王大姐是在外院做完肿瘤手术后来找我中药调理的。
首先,要重视身体的主观感受。中医说“有诸于内必形诸于外”,身体内部的不平衡常常表现为外在的不适。“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出”,通常意味着身体不太有大问题,朴素的生活经验虽然不严谨,但也包含着道理。肿瘤患者要重视这些主观感受,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消除身体不适,例如可以采用中药调理体质,改善脾胃,改善癌性疲乏,可以用针刺改善癌因性失眠,另外,建议通过与人沟通和发展个人嗜好来保持好心情,这些对于免疫功能维护都有益处。
其次,可以服用有补气作用的中药。中医的“气”与免疫功能关系密切,以人参为主药的补益剂如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可以提升免疫机能,经常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从这些中药中提取出的人参皂苷Rh2、阿可拉定等成分,在肺癌、肝癌的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果。
最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用槐耳、灵芝、桑黄等真菌类食品。真菌含有的多糖等成分有调节抗肿瘤免疫反应的作用,与常规抗肿瘤药物联合有增效作用。
在中医学术上,陆雁医生折服于日本汉方大师浅田宗伯,他主编的《浅田宗伯方论医案集》(人民卫生出版社)是中文世界第一本浅田宗伯学术精华著作。与传统中医不同,陆雁医生提倡和努力用循证医学检验和构建中医学术体系,他创立和运行“经方循证情报”公众平台,参与编写的《黄煌经方使用手册》是第一本系统的用实证和研究数据介绍中医的专著,在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他通过在加州中医药大学讲授《经方循证治疗学》课程,推广经方循证的理念和实践。
简单来说就是血糖水平发生变化,需要用到更多的胰岛素,身体也会产生一种物质,帮助癌细胞吸收营养。于是有人就把它理解成,得了癌症就不能吃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