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科室】消化科
【基本资料】女,66岁
PET/CT诊断:子宫内膜癌化疗后,局部高代谢软组织病变,考虑为肿瘤复发,并左侧髂血管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闭塞。增强CT显示受累回肠系膜局部模糊,由于肠系膜上静脉及回肠属支闭塞导致血管纹理消失。亦可见所涉及的肠管壁增厚。
2014年2月26日,查PET-CT:胰体尾部高代谢,倾向恶性病变,不除外原发。3月10日腹部增强MRI:胰尾占位,考虑恶性,胰腺癌可能性大,占位侵犯脾静脉及脾门。3月20日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胰体尾+脾+部分结肠+部分胃壁切除,结肠吻合,回肠造口术”。术后病理:中低分化腺癌浸润:胰腺实质、脾脏实质;肿瘤未累及结肠壁;肝门淋巴结可见癌转移。术后行Xelox方案化疗8周期。
图8:
话又说回来,即便是淋巴结转移,少数几个,也不用怕,现代外科手段完全可以在手术时一并清扫,配合术后的进一步治疗,已不是手术的禁忌症了。
虽然对于遗传性肿瘤这个事实,家人一直不太认可,他们总觉得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到现在这个阶段他们也一直认为我打PD-1是没用的。
宫颈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及髂血管旁多发肿大淋巴结,T2WI 上呈稍高信号,内部坏死呈明显高信号
CT和MRI检查是检出和诊断胃间质瘤的主要方法。胃壁黏膜下软组织肿块,有外生性倾向,多数较大、密度和信号不均,临床很少引起幽门梗阻症状,常提示为胃间质瘤,但确诊需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KIT蛋白(CD117)阳性表达是其确诊的指标。
回缩性肠系膜炎CT表现为浸润性软组织密度肿块,周围可见放射状条索影(图),这些特点可能与纤维瘤病或类癌相似。硬化性肠系膜炎在T1WI和T2WI图像上均呈低信号,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肿块中央坏死区可见钙化(图)。该病有一定的自限性,通常预后较好。
除了帮我减轻症状,就诊的医院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肿瘤标记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2 周期后标记物显著下降,4 周期后标记物降至 正常范围并维持至今。
进入全屏
我之前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是『MLH1(-),PMS2(-),MSH2(+),MSH6(+)』,丁教授结合我的情况,认为我是遗传性肿瘤,建议我用PD-1单抗免疫治疗,并做一下二代测序,看是否能联合化疗或CTLA-4抗体。
【主诉】体检发现腹膜后肿物1周
肠系膜异常在克罗恩病中很常见。肥厚的肠系膜脂肪组织,称为肠系膜纤维脂肪增生,是克罗恩病的特征性表现。在横断面图像上可见肠系膜脂肪增多,对邻近肠襻产生占位效应,主要位于肠管的系膜侧(图)。临床上疾病处于静止期时仍然存在纤维脂肪增生,直小血管充血(“梳子征”)则提示炎症处于活动期。
为了治疗,邓先生找到了广药三院肿瘤科一区的彭齐荣教授,寻找新的治疗方案。此前接受过传统放化疗和免疫治疗,如今再次出现转移病灶,邓先生想尝试微创技术能否治疗肿瘤?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全身症状,比如有原发癌症状的患者,周身情况多是比较差的,常有贫血、消瘦、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无原发癌表现的患者,通常全身情况是比较好的,部分患者跟正常人一样,但很快即出现周身症状,所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骨转移也可能造成低热、贫血、乏力等全身症状。
本文首发:医学界肿瘤频道
入院治疗10天后,止痛药由5片降到1片
【病例小结】
做好以下几点远离胃癌
(远端胃):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上皮化生,粘膜固有层内见纤维组织轻度增生、大量淋巴浆细胞浸润和少量多核巨细胞反应,胃壁内未见癌细胞残存。结合临床可符合胃癌转化治疗后完全缓解反应(pCR)。
00:00
癌症经历骨转移后,在通过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方式治疗肿瘤本身的同时,也可以用骨调节剂、双膦酸盐等帮助骨骼修复,增强骨骼强度。此外,通过应对骨折风险的专项治疗和训练,也可以有效减轻症状,让患者实现带瘤生存、高质量生存的目标。
【个人病史】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病史及接触史,否认外伤、手术及输血史,预防接种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适龄结婚,生有2子,爱人及子女均体健。
张主任回复
早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90%,有家族史的要早做检查
既往史:高血压5年和冠心病3年,药物控制良好。
治疗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