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开往明天的列车,这一程,有人擦肩,有人久伴,有人带来养分,有人留下遗憾。
人来人往中,不必探究谁在逢场作戏,谁是深情厚意。只需知道,那些到最后都没有走的人,都是认了真,用了心。
有一位老先生在弥留之际,心中满是遗憾。他恳求上天给他一次机会,凭借已有的经验再活一辈子。
一向自诩镇定的我懵了,要知道我们只是打算来做术前配型准备检查的,我以为至少要等几个月的肝源!
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充满防备,心与心之间隔着肚皮。以致身处其中的我们,如雾里看花般,真假难辨、善恶不明。
新中国成立以后,鄢荣光担任民简阳县海螺乡联合诊所的所长,同时兼任卫生协会主任,1961年受组织委派,到太平医院担任院长,1984年受聘为成都中医研究顾问,1986年获得省政府的嘉奖。1987年被评为内江市先进科技代表,同年又担任人大代表。
长在心底的善良,
4月份,有哪些新规影响我们的生活?4月1日起,中小学、幼儿园相关负责人要与学生一起用餐,用餐信息得及时公开;内地居民申领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不用回户籍地就能办证;4月10日起,北京南至青岛北将首次实现3小时内到达;4月15日起,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没上牌的得赶紧去上牌。戳视频,看详情。
“代表不只是开个会举个手就完事了。平时必须多搜集情况,将基层群众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鲜素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有人说,是得知自己生病不知所措的时候;
曾是医生的吕瑰玮查出患有肝癌
熬夜一点两点甚至于三点都是家常便饭。
同年10月,她幸运地接受了肝移植手术,但其后几年,经历了四次排异反应、六次肝脏穿刺、三次输血,以及不知道多少次的微创小手术,不计其数的抽血、打针、输液、吃药和难扛的肠胃反应……
园艺、画画、书法、古琴、茶道、
还有一些勇敢的年轻人,即使查出什么问题,也很佛系。
我做了医疗相关所有种类的工作,从医生到病人。因为生病,我很注重家里人的饮食健康,再加上女儿上初中,学业压力大,早饭和夜宵我都会做得既好吃又健康。
吴万垠出生在安徽和县的贫困农民家中,自幼体弱多病。也许是长期经历病痛,从踏入医学校门的第一天,吴万垠便立下“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志向。1986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此后,相继在上海中医学院龙华医院、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进行硕士、博士学习,系统地接受了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医疗与科研培训。1997年博士毕业后,南下奔赴广州中医药大学,成为该校首届博士后流动站进站研究人员。在漫长的医学求学过程中,吴万垠横跨多个临床专科,跟随了多位名医名师,得到了他们的悉心指导与教诲。师从全国名中医朱培庭教授,学习了胆病从肝论治、养阴柔肝的学术思想;师从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于尔辛教授,掌握了“健脾理气法”治疗肝癌的学术思想以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肿瘤的总体思路。这为吴万垠后来“辨证+辨病+对症”治疗肿瘤奠定了基础。
特约记者:李帮梅 周宇姝 执行编辑:张靓雯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