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有很多中药具备很好的抗癌作用。而且,这些中药比较便宜,绝不如人们想象中那么名贵。今天,就来挨个认识它们。
黄芩抗结肠癌和直肠癌
【犀牛角】清心安神、凉血止血、泻火解毒之功效。。治疗热陷心肝、谵语抽搐等证。现代用于乙脑、流脑等急性热性传染病,对于高热抽搐、神昏谵语有一定效果。
【川穹】活血行气,去风止痛.主治:经闭腹痛,头痛,身痛,风湿
连花清瘟、银翘片主药,现代研究可抑制鼠疫杆菌和抗病毒。
清热药-青蒿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瓦楞子】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用于顽痰积结,黏稠难咯,瘿瘤,瘰疬,症瘕痞块,胃痛泛酸。
【三叶青】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止痛。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痢疾、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肝炎及病毒性脑膜炎。外用治毒蛇咬伤,扁桃体炎,蜂窝织炎,跌打损伤。
O字头
哪些中药含有马兜铃酸?
因病致贫的案例,想必大家并不陌生。特别是很多治疗癌症的特效药,都没有纳入医保范畴,对于许多家庭而言,一个月的药费可能就要上千元,而且还要算上化疗、住院这些费用。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玳瑁】解毒,镇惊,清热。主治 肾虚 中风 惊痫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乌药】具顺气,开郁,散寒,止痛功效,能上理脾胃元气,下通少阴肾经
4 化瘀散结类
其实,青蒿素是中药现代化的一种表现,屠呦呦就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一再表示青蒿素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发现的,它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也就是说,没有中医药理论的支持,就无法发现青蒿素。
【文献论述】
常用于用于中风昏迷,高血压,头晕目眩。
论文第一作者、龙华医院脾胃病研究所副所长徐汉辰介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手段,但对于结直肠癌患者,该疗法仅对5%左右的患者有效,且单独使用的有效率仅为40%左右。课题组在国医大师刘嘉湘 “扶正治癌”理论指导下,研究发现包括四君子汤在内的多个“扶正”的代表方剂可以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增强肿瘤组织中浸润的CD8+T 细胞水平。进一步研究证实白术的活性成分白术内酯I能够显著提升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并可促进肿瘤细胞抗原呈递作用,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单抗联合应用协同增效,共同发挥抗癌作用。
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青蒿】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治疗疟疾和血吸虫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附子】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热止痛,温阳逐寒,用于阙逆亡阳,脉微欲绝,冷汗自出,大吐,肾阳不足,畏寒肢冷板凳脾阳不振,腹痛,便痰等
G字头
比如说抗肝癌的中药,主要以低药毒性,以及补阳生血,促进活性为主:例如三棱,水蛭,人参,龙胆草,牛黄等等;
健脾消食的良药,常用于食积胃胀呕吐、胆结石。
不断有中草药被发现其中的成分能杀死癌细胞,这让很多患者激动起来,可是,仔细阅读相关研究你会发现,它们大多还停留在实验阶段,没有在人体上进行运用,更不用说临床治疗了。
T字头
【菟丝子】补肝肾, 益精髓,明目清肝, 止泻,用于腰膝酸痛,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 脾胃虚泻
Z字头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通淋。
在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中,中医药更加优势明显,特色突出。晚末期肿瘤以及不能手术和放化疗的老年体弱患者均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群体。中医药不但可以抑制瘤体的过快生长,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革开放30余年来,众多的多中心研究证明:晚期癌症患者应用中药治疗比不应用中药的生存时间更长,生活质量更好,患者的痛苦也更少,中医药的显著特点就是“带瘤生存”。中药治疗不是简单说让肿瘤缩小、消失,而是重在中医中药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中药还可以辅助机体增强免疫功能。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色是在肿瘤不同时期运用不同的中药,比如在手术和放化疗期间主要是以扶正为主,而癌症晚期病人需要加一些抗癌中草药药物来控制肿瘤生长,所以会使用一些抗癌的中药,这就需要在中医肿瘤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诊治。
【夏枯草】清肝,散结,利尿,治瘟病,乳痛,目痛,黄疸,高血压,头目眩晕,口眼歪斜,带下,血崩,产后血虚
中药僵蚕
中医肿瘤专家刘伟胜认为,中医想缓解肿瘤患者的病情,不能和西医分开,要学习西医模式,如果中药不能直接作用于肿瘤,那么将很难达到治愈效果。而西医就不一样了,它更直接干脆,可以直接杀死癌细胞、抑制它的生长。
面对这样的现状,与其继续用西医治疗,倒不如选择中医进行保守治疗。既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让其能够有更好的治病体验。另一方面也能够让癌症患者,更加体面地面对接下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