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在临床当中是很常见的基础检查,主要是检测血液里的细胞部分,是医生在诊断病情时很重要的一个辅助手段。那具体做血常规检查有什么用?是否能检查出癌症呢?一起了解一下。
为什么要做血常规检查?有什么用?
年龄超过50岁,需要针对性选择癌症筛查项目;
“血常规”能帮助查出癌症吗?检查时,需要注意什么?
对癌症患者来说,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减少大多是由于癌症本身造成的红细胞损伤,或放化疗对骨髓的抑制作用阻碍了红细胞的生成。
血小板的正常参考值为(100-300)×10^9个/L.
癌症是一个大家都很害怕的疾病,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积极的去预防它。定期的体检也是预防措施之一,很多人这个时候就会有疑问了,我直接去医院抽血检查是否可以查出来癌症呢?就这个问题来跟随小编一起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1、B超
2、CT
3、胃镜
4、宫颈刮片检查
发热、疲劳和体重下降
7种常见癌症筛查,希望你提前知道
许多患者在病因不明时,可以做血常规检查,对其进行辅助诊断。血常规检查还是观察治疗效果,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愈的常用指标。
癌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在血常规检查当中,主要检查的是人体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等这些项目。患有白血病的人在血常规检查当中一般会发现有变异,而癌症患者属于一种慢性的损耗性疾病,对于这些患者来说检查结果往往不会出现太大的异常,主要还是要根据自己平时对身体的观察才能够发现已经出现了异常现象,这时候医生会进行其他的多项检查,来判断到底是不是属于癌症。
红细胞是血液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细胞,具备运输能力,源源不断地向全身各处送去氧气并带走二氧化碳。且新陈代谢速度很快,在人体内经历着产生—衰老—又产生的循环,是一群活跃而关键的“运输工”。
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李明表示,一般通过血常规是无法查出实体肿瘤。
白细胞正常值,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6个月至2岁(11.0~12.0)×10^9/L。
血常规中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常用的敏感指标,对于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应,其中又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具有诊断参考价值。
在临床检验中,血常规的所有项目都是围绕这三大类细胞开展的,对它们的数量,形状,性质和质量等等做出了全面的观测,尽管血常规项目可以细化至高达二十余项,但仍然属于最基本的检验,对于复杂的整个人体系统来说还远远不够。
癌症的本质是细胞的恶性增生,是一种多系统参与的复杂疾病,可以以初发病灶为中心,不断地向外辐射,侵蚀、浸润正常组织,最终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甚至危害生命。
2 郑翠玲.癌症患者如何学看血常规化验单?.抗癌之窗.2014年04期
成年人在体检时发现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增多,此时一定要认真对待,很可能是身体出现了炎症,10岁以下的儿童多为生理性,淋巴细胞升高,这时主要见于病毒感染,需要立即治疗。
一般来讲,癌症的种类比较多,而且检查的指标也不一样,通过血常规检查是不能够确诊是否患上癌症的。除非是一些和血液疾病有关系的癌症。但大多数癌症并不能在验血方面有效检查出来,所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并不能够判断自己是否发生癌症。另外如果发生一些和血液有关的癌症,通过血常规检查也只能做初步判断,不能用于确诊。
做好心理准备和安排
血常规检查对于癌症来说有很重要的提示作用,可以反映出一些身体异常,对于癌症来说有一些提示信号,不过最终还是需要结合进一步的检查,比如影像学的检查、病理活检和肿瘤标志物等。
肿瘤患者也经常做血常规,尤其是化疗之后的肿瘤患者。早期癌症患者的血常规一般不会出现明显异常,但随着病情的发展,血常规出现异常的情况会越来越明显。
另外,在感冒的时候进行血常规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血常规可以检查出白细胞的变化,让医生判断出患者感冒的程度,从而做出相关的处理,特别是可以从其中的白细胞来判断感冒的类型。
白细胞不是一种细胞的名字,而是一类具有攻击性,可以四处奔波,穿梭于各种组织和器官间隙,发现并清除外来有害物质的免疫类细胞的统称。
——红细胞
血液肿瘤患者无论怎样发病,血常规化验都必不可少,甚至会直接提示某种类型的血液肿瘤,尤其是白血病,急慢性白血病的血常规表现多样。
癌症检查需要做哪些项目能够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