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是医院中最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和尿常规、粪常规并称为三大常规,一般的住院患者都要常规进行血常规检查,既然它这么重要,我们就先了解一下血常规。
血液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血常规是最普通,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中的细胞部分,其中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通过观察血细胞数量及形态,和正常值范围对比,达到判断疾病的目的。
① 过敏性疾病: 食物、药物过敏,红斑
血小板也是血液的重要细胞成分,起凝血作用。当毛细血管发生破裂时,血小板会快速在伤口处汇集,与凝血因子一起协力堵住伤口,阻止血液继续流失。
血常规顾名思义是通过血液进行各项指标检查,是否能查出癌症,并不是很绝对,做检查的时候,仅有一小部分人,会出现癌症方面的异常症状,但是症状并不是很明显,大部分人做血常规检查时没有任何变化,即使癌症病人做血常规检查,也有可能显示和正常人一样的指标。
参考资料:
参考范围
其中红细胞系统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密度。通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血细胞比容测定,可诊断贫血,明确贫血的程度和贫血类型(大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白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具有防卫能力,能消灭入侵人体的细菌病毒,也能起到清除癌细胞的作用。
最后就是要看懂血小板的变化,血小板的基本生理作用是参与机体的凝血和止血,当我们机体受伤时,血小板接收到信号,就会聚集在伤口处,释放物质让血管收缩,并联合其他细胞形成血栓,达到止血作用。
除了血红蛋白的改变要引起注意外,白细胞的变化也很重要,白细胞是反映机体有无感染的重要指标。当机体发生炎症或感染病毒、细菌时,白细胞的含量会相应升高。
若是怀疑存在着癌症现象,进行病理检查属于是特别重要的一种确诊方式,也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检查癌症的金标准。
癌症患者放化疗期间会造成血小板的减少,如果血小板减少太多,会导致血流不止,阻碍伤口愈合。
所以从某一些意义上来讲,血常规检查并不能够帮助我们检查出癌症。
其正常值范围为(100~300)×10^9/L。当数值结果出现异常就代表我们机体凝血机制发生病变,可能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真性红细胞增多等疾病。
“血常规”能帮助查出癌症吗?检查时,需要注意什么?
除以之外,血常规的检查常用作手术前的常规检查、疾病药物的监测等。
嗜碱粒细胞一般含量属于非常低的状态,升高之后会常见一些血液疾病,比如鼻咽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宫颈癌、肺癌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
若是红细胞数量存在着减少的现象,很有可能存在着贫血,如果发现红细胞数量增多,很有可能存在着生理性血尿或者是泌尿系统肿瘤问题。
通过血三系可以分别看出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凝血功能疾病等,覆盖面广泛,可作为“常规”检查。血常规的解读要除了要看“血三系”的数值结果,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体征等情况共同进行评估。
而且,很多指标的数值是因人而异的,需要动态地检测。有可能有的指标和自己原来相比,已经出现变化,但是检测结果仍然在给出的正常范围,这样就发生了检查结果正常但是有可能已经发生问题。
白细胞总数
2~7
2 白细胞分类计数 (differential count ,DC)
血常规检查的过程特别简单,需要抽取一定的血液,最终经过综合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那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到底有哪些重要的指标呢?
要弄懂血常规检查的意义,首先需要知道血常规检查包括哪些项目和这些项目的正常范围。
“血常规”能查出癌症吗?医生说出真相,看完受益了
②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 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接下来,我们介绍血常规检查中的主要检查项目和它们的临床意义。
20~40
平时要多留意自身症状,若发现不明原因贫血、出血、持续性发热、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需及时去医院做以上检查项目,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日常生活中需做好预防工作,远离一切放射性物质,避免接触对造血系统有损害的化学物质和毒物,不能滥用药物。
血常规中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 (图中的参考值为成年男性)
1.Neutrophil (N)
2. Eosinophil (E)
3.Basophil (B)
4.Lymphocyte ( L)
(2) 淋巴细胞减少(Lymphocytopenia)
5.Monocyte ( M)
白细胞系统包括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及其绝对值),其值的升高或降低均可反映感染的炎症反应,寄生虫感染。
50~70
血常规指标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