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叔今年58岁,其实身体素质还很好,但是最近这两天,李叔叔感觉腹胀、腹部隐痛,就去药店买了点药吃。
吃了几天药之后,身上的症状不但没有减轻,还有加重的趋势,于是李叔叔去医院就诊,经过检查之后,发现肝脏上有一个肿块,而且还发生了转移,初步诊断为肝癌。
肌肉骨骼毒性也是免疫药物的毒副反应之一。
输完液后不要着急离开医院,等待半小时,确保没有不适后再离开。
随着病情的严重,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逐渐下降,同时家庭压力也会增加,从生理和心理上来说,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折磨人的痛苦。
少数患者会有发热、厌食等症状,这些本身就是肿瘤患者就常有的症状,不容易被发现,但如果出现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加深,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而肝转移灶能完全切除或可以达到无疾病证据状态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5个月,5年生存率可达30%~57%。因此中晚期结肠癌患者通过联合Neo癌免疫苗,最终能够使肿瘤体积缩小、肿瘤活性降低以利于手术切除,提高手术R0切除率和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同时结合常规治疗,还可进一步消灭其他部位的潜在微小转移灶,从而提高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
如何应对?
晴天霹雳
又过了几天,此时已经接受过十几天治疗的老杜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便向子女们又一次说出了回家的想法。
化疗是癌症患者常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一部分患者会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恶心、呕吐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抗肿瘤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影响疗效,所以防控恶心与呕吐很有必要,可使患者从容持续接受治疗,保证最终疗效。
预期性:化疗开始前发生的恶心与呕吐。如果患者在早期化疗后出现恶心和呕吐,则下一次治疗前可能会有预期性恶心、呕吐。这通常在第三或第四次化疗后开始,病室气味、景象和声音均会使患者想起之前的经历,在化疗开始之前引发恶心和呕吐。
1、采取少量多餐原则
2、营造良好的就餐氛围
3、消除口腔中异味
4、不能勉强进食
5、心理护理
6、及早就医
如何应对?
除了上文中所提那20种癌症的典型症状,患癌后身体也会发出求救信号。很多癌症往往发现就是晚期,若身体出现以下表现,记得尽快就医!
可能会有朋友说了,在当今医学如此发达的年代,人类对晚期癌症真的束手无策吗?毫不夸张地说,答案是肯定的。对于癌症晚期患者来说,癌症已经发生了转移,而且他们的身体素质比较差。这个时候,如果进行手术,这可能会让他们走得快一些。不管是做什么手术,都需要一定的要求,否则手术就存在很大的风险。
如何改善、预防恶心呕吐?
参考文献
肌痛或肌炎则表现为:肌肉或肌肉群引起的明显不适感,无力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影响正常活动。
◆化疗期间进食清淡、软糯、易消化、易进食的食物,如酸奶、清汤而、米粥,注意不要进食太多;不要强迫自己吃感到恶心的食物,必要时可用薄荷糖、硬糖果减轻口中不良味道。化疗前后2小时内应避免进食,同时注意休息,放松心情,保持身体和精神都处于最佳状态。
本篇我们总结了肿瘤患者在使用免疫药物过程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应对措施,希望患者在遇到此类情况时,能够减轻症状、缓解痛苦!
保持合适的体重
医院在挂了两瓶甘露醇注射液后,视物不清的症状有所缓解,但恶心、头痛依然存在,患者孙先生及家人一筹莫展。
一直以为自己是咽喉炎,
恶心与呕吐分类
2019年10月22日,89的老杜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在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站,没有留下遗憾,而老杜的孩子也按照他的意思,丧事并没有大办,反而是一切从简。
慧慧却坚持要带父亲去医院检查一下,可是这却遭到了老杜的拒绝,老杜说自己最害怕的就是去医院,说什么都不会去的。
今天是第24个世界癌症日。结合最新发布的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在近50年中国居民死因的跟踪调查中,癌症是中国人最主要的三大死因之一。2020年,癌症死亡率在中国人全死因中占到23.87%,仅次于心脏病。相当于每5个死亡的人里就有1个是死于癌症。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是中国居民死亡率最高的5大癌症。那么,癌症究竟有什么症状?身体是否会发出患病信号?怎样防癌呢?针对这些问题,肿瘤科副主任有话和大家说。
1. 短时间内突然不明原因消瘦,癌症中晚期导致的消耗会让体重迅速下降。
2. 长期低烧,一般不超过38℃,普通治疗一直不见效。
3.排除食物药物等因素,总出现不明原因的黑便。
1.必须彻底戒烟。吸烟是对健康危害最大的不良生活方式,必须坚决戒除。
2.不喝酒或偶尔少量适度喝酒。
3.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计算方法是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即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BMI指数18.5~24.9属正常健康体重,低于18.5为低体重,25~29.9为超重,大于和等于30为严重超重或肥胖。应将体重控制在健康的BMI范围之内的低值。
4.坚持运动,避免久坐。久坐缺乏运动,带来超重肥胖问题,增加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发生风险。
5.保证必要的睡眠时间,作息要规律,避免熬夜。另外,睡觉时不要开灯。
6.避免不合理的饮食习惯。要均衡饮食,不偏食,五谷杂粮、肉类蔬菜水果都要食用,要避免和减少吃垃圾食品,包括街头油炸类食品。
7.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蔬菜水果的品种、颜色都要多样化,每天最好吃5种以上不同的蔬菜水果。
8.肉类摄取要适量,以鱼肉等白肉为主,少吃猪、牛、羊肉等红肉。避免或尽量少食用加工肉品如香肠、火腿培根、咸肉、腊肉等。
9.饮食规律,一定吃早餐,不暴饮暴食,饮食不过量,不吃得过饱。
10.不要以饮料代替喝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白开水最理想。
11.不要吃得太咸,限制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吃或少吃腌制食品。
12.避免饮食饮水过热过烫。
13.尽量分餐,不要共用碗筷毛巾等餐饮和生活用品,注意做好个人卫生防护,以减少或避免幽门螺杆菌等的感染。
14.避免过劳,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15.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不要憋小便。
16.避免多个性伴侣,勿滥性,尽量减少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等不安全性行为。
17.减少或避免职业性致癌环境的暴露,采取必要的职业暴露保护措施。
18.避免日光照射过度。晒太阳要适度,过犹不及。
19.远离焦虑,学会减压放松,不要长期处在焦虑和精神高压之中。
最后,小医同学提醒大家,想要降低患癌风险概率,从个体角度,最主要的就是改变不良生活和行为方式以及饮食习惯。从细节着手,坚持做到,不抱侥幸心理,少一个危险因素,就少一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