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长江日报记者在社交平台和朋友圈看到,原来每瓶500多元的人血白蛋白、丙球已被炒到2000元,每盒Paxlovid(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则被炒到5000元以上,而且普遍缺货。
自2020年1月初进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组建临时ICU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尚游已经与新冠病毒较量3年。1月6日,尚游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不要焦虑性囤药。
结 论
咱们再说回抗癌。一些代谢性研究显示,给肿瘤患者增加蛋白质摄入,可增强患者肌肉蛋白质的合成代谢,提高对放化疗的耐受力,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等。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也表明,肿瘤患者获得合理的蛋白质补充可显著改善免疫状况,降低感染性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结局。
重症行者翻译组
白蛋白在急性肾损伤中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必须在进一步的试验中进行评估。在此之前,一般不能推荐急性肾损伤患者使用它。
健康中国、科普先行。作为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健康科普专家、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省控烟大使等,陈小兵教授积极响应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提出的“建大军”的理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奔走呼告,时刻传达他在协会学习到的精神,不断推荐越来越多有志之士加入到协会中来,扩大科普队伍,惠及更多基层和青年肿瘤科医生,造福更多肿瘤患者。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参考文献:
白蛋白说明书上明确载明的适应证是:
■ Paxlovid不是“神药”
我们通常所说的白蛋白,一般指(人血)白蛋白制剂,是从健康人血浆中提取,经过病毒灭活处理制成的一种血液制品。白蛋白是人体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肝实质细胞合成,是人体血浆中最主要的蛋白质,在维持人体营养和渗透压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白蛋白制剂的应用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通过静脉注射到患者体内,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抗氧化、抗炎、保护脏器功能等作用。白蛋白属于血液制品,是给患者用的处方药,并不是正常人随随便便就能拿来用的“营养品”。
研究表明,低白蛋白水平与较高的死亡率相关。因此,在患有低白蛋白血症的危重患者中进行白蛋白替代治疗似乎是合理的。白蛋白的一个缺点是治疗成本高。随机对照试验(RCT)显示白蛋白治疗在重症监护中的优势仍然缺乏。因此,对仍存在脓毒症的患者中不建议常规给予白蛋白治疗。然而,有一些证据支持白蛋白的使用,特别是在终末期肝病患者中。这篇综述旨在根据现有的最佳证据,强调何时在危重患者中使用或不使用白蛋白。
首先要明确的是,白蛋白不能提高免疫力。与人体免疫力相关的是球蛋白,不是白蛋白。白蛋白的作用只是“吸水”,没有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作用。
人体的每个组织:肌肉、心脏、肾脏、肝脏、大脑等,都含有大量蛋白质,连骨骼、指甲、头发、皮肤中都含有蛋白质。激素、酶、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等生理活性物质都由蛋白质构成。它们起到调节新陈代谢、运输氧、维持渗透压等作用。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
罗建军,中共党员,主管药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兰州大学,国家卫健委重症医学专业临床药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从事临床药学工作9年,擅长抗菌药物使用优化管理、细菌敏感性及药敏解读,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识别,常见慢性疾病的药物治疗管理等。
使用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进行了另一项系统综述,以评估白蛋白在腹膜外感染中的作用。三项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白蛋白加抗生素与单独使用抗生素治疗合并腹膜外感染的肝硬化患者的死亡率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各组间30天死亡率或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白蛋白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维持血液的胶体渗透压,调节组织与血管之间水分的动态平衡,避免血管中的水分渗透到周围组织中。也就是说,白蛋白的作用是“吸住”水分,避免水分跑出血管。
在治疗肾病及肝硬化等慢性白蛋白缺乏症时,可每日注射本品 5 ~ 10 g,直至水肿消失,血清白蛋白含量恢复正常为止。
心中有百姓!
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为防止大量注射时机体组织脱水,可用 5% 葡萄糖注射液或 0.9% 氯化钠注射液适当稀释作静脉滴注 (宜用备有滤网装置的输血器)。注意不能拿注射用水稀释,否则会导致患者溶血。在开始 15 分钟内,应特别注意滴速缓慢, 逐渐加速至每分钟不超过 2 mL。
外源蛋白质进入人体后首先水解为氨基酸,然后再被各种组织细胞吸收利用以合成所需的蛋白质。而白蛋白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全能”。白蛋白水解产生的氨基酸比例不均衡,缺乏人体所需的色氨酸和异亮氨酸,难以合成其他蛋白质,故营养价值不高;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19天,人体仅能利用它降解而成的氨基酸,故当日输入的白蛋白并不能发挥营养作用。一瓶10克的白蛋白价格昂贵,营养物质含量少,营养汲取效率低,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由于蛋白质供应不足所导致的营养问题。
与脓毒症患者一样,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情况下,低白蛋白血症与不良预后相关。减少液体摄入、使用速尿和白蛋白以实现负液体平衡的限制性液体管理已被证明与ARDS患者的氧合改善和通气需求减少有关。不幸的是,限制液体管理并没有影响患者的预后。在一项包括40名急性肺损伤(ALI)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中,患者被分配接受20%白蛋白加速尿或单独接受速尿治疗。在速尿中添加白蛋白可改善Horovitz指数、改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实现净负液体平衡。
尚游表示,人血白蛋白不是营养药,使用它也不是为了提高免疫力。营养药补充的是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脂肪、糖、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主要作用是为血管“保水”
(特邀专家/罗建军 编辑/王凤)
有最高质量的证据表明,肝硬化患者使用白蛋白,特别是用于SBP、HRS和大容量穿刺术(>5L)的治疗。计划进行肝移植的肝硬化和低钠血症患者术后有发生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的风险,因为使用大量白蛋白溶液会导致血清钠快速升高。该亚组患者应避免使用高钠浓度的白蛋白制剂(FFP输注Na=170 mmol/L)。
欢迎转发、收藏、点赞、关注!
白蛋白血清浓度和发病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然而,白蛋白替代治疗是否改善了预后,或者低白蛋白血症是否只是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志,仍然存在疑问。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在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的危重患者中进行白蛋白替代治疗。
⑤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