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早期发现肿瘤并得到有效治疗。然而,仍有许多人在被确诊为癌症时已经处于晚期,这使得治疗和管理病情变得更加困难。
晚期肿瘤通常指已经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或者在被发现时已经达到了较大的大小。治疗的目标通常转变为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而不是治愈疾病本身。
胃癌。
主要表现为饮食喝水减少、恶心呕吐、便秘、尿量的改变。患者可能很久不进食、不喝水,有的人可以十几天不吃不喝,直到去世。便秘也很常见,大便很干,很久没有一次。
平时多吃蘑菇、葡萄、瘦肉等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物,这种物质可以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助于我们防癌。
患者在临终时,往往会面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问题,这种情况下,照顾者应该为他辅助吸氧,进行喂食喂水吗?当临终患者表现出不爱盖被子的状态时,照顾者需要为其盖上被子吗?罗岚对以上话题进行了解释。
不盖被子——“临终病人皮肤摸上去冰凉,这是因为病人处于脱水状态,周围循环的血液锐减。此时加盖被褥保温的作法是没有用的,绝大多数病人加盖一点点被褥都会觉得太重而无法忍受。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不盖被子。”
大病来临前,身体6个征兆要及时发现
随着卵巢肿瘤增大,盆腔静脉受压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影响淋巴回流,外阴及下肢可出现水肿。
与卵巢邻近的组织受到癌肿浸润,易引起腰腹部隐痛、钝痛。
让将逝者被爱与温暖包围
常见的症状有以下五点!
所谓临终,并不是指死前的几分钟或几个小时。一般来说,病人的临终期长达10-14天,有时可以短到24小时。病人在临终前会出现一系列征兆,如果能及时发现,就可以尽最大努力帮助病人减轻痛苦,让生命舒适、宁静地走向终点。
去年11月份,罗岚收到了一单个案求助,76岁的李婆婆(化名)被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鼻型多发转移。“过去4年来,她接受了目前国内最好的治疗,但仍然不可避免地走到了疾病的最后。医生建议她回家休养,由于大量癌性坏死组织的堵塞和组织破坏,李婆婆鼻部塌陷,已无法正常进食,靠从胃造瘘管滴入营养液维持生命。她带了胃造瘘管回家,然而每天瘘口处大量渗液的处理换药、止痛贴的使用、监测血糖、使用胰岛素、翻身拍背等每样操作都令家属难以适从。”在罗岚和李婆婆女儿的沟通中她得知,家属充分感受到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也清楚疾病已无法治愈,不再接受增加痛苦的治疗,但出院时医生并没告知家属李婆婆的预期生存时间。
1933年,华教授出生于天津,他的优势得天独厚,自己家里都是搞医学的,可谓是医学世家。
这也给了大家,特别是医生,很多启迪。
从字面的含义上来说,“死”就是失去生命,结束生命,也有分离、离开的含义,“亡”则有遗忘、忘记的意思。
2021年7月,罗岚被评选为敬业奉献类“广州好人”。之所以在这一领域投入这么多时间和热情,罗岚坦承和自己的经历有关。在她36岁那一年,她失去了自己的丈夫。“我的丈夫39岁时被确诊为肝癌,发现时他还没有任何症状,但已经是晚期了。我带着他在省内最好的医院治疗,花了近30万元,但他只坚持了10个月。在最后的几个月里几乎都在消融-介入中度过,每次从超声介入科出来,我看到他脸色苍白,人又瘦小了一圈,那种心痛至今无法释怀。最后他拒绝做任何有创的治疗,平静地做好遗嘱公证。我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接触安宁疗护了。丈夫当时跟我说‘你是护士,一定要把这个理念传播出去,能帮助别的人,不要像我这样过度治疗,过程太痛苦了’。”
在临终阶段,陪伴是最好的告别。我们要握住他的手,要轻柔地抚摸他的头发,要尽可能持续地与他说些小事,即使他已经意识模糊。
肺癌患者咳嗽严重,会咳出血痰,而且此时肺部血管经不住气流冲击,一旦用力过猛就可能使血管破裂,到时候鲜血就会流到其他地方,有可能呛咳窒息。如果癌细胞转移到大脑等重要部位,可能引起脑积水、脑疝,最后昏迷休克。
非手术治疗包括:消融治疗、阻断治疗、免疫治疗、化疗等,可以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采用对身体利益最大化的治疗方案。
肝性脑病:这是肝癌终末最严重的问题,逐渐加重的意识不清晰、昏睡甚至昏迷。1/3的患者因此而离世。
参考文献
做好临终关怀,可延长生存期
在临终阶段,甚至在死前的三个月,不少病人与外界的交流会减少。临终时,病人对别人的话也没有反应。不要以为这是拒绝关爱,或许他们已经听不见了。听觉是最后消失的感觉。话少了,是因为临终病人需要离开外在世界,和心灵对话。
最要命的是神经痛和骨痛,源源不断,靠杜冷丁吗啡这类止痛药也无法缓解。打个比方,癌痛的痛感相当于分娩痛的100倍,所以很多癌症患者最后是被活活疼死的,不完全是因为并发症而死。
这个事儿最早要追溯到2006年的7月份,当时华益慰教授感觉胃肠道不太舒服,饭量突然少了,整个消化系统没有以前好了。
另一方面,在死亡面前,没有谁能真正坦然地面对,癌症患者也一样。即便是已经知道自己治疗无望,但大部分癌症患者还是带着活下去的信心坚持下去。无奈的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他们不得不走向死亡。
像大妈这种情况的脑瘤患者,其实并不算少见,毕竟是脑部的一种恶性肿瘤,难发现是一个难点,治疗也是一个难点,就是脑部神经和血管都极为的丰富,能够进行的治疗方案也就是传统方式,分别是手术、化疗和放疗,这就会存在肿瘤切除不彻底,导致脑瘤的复发、转移风险大大增加,患者的生存时间自然也就会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