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给宅在家里的小伙伴们讲点简单CT片,等到某一天,你能通过一张片子分辨出肺结核和肺癌,没准会让身边人大赞不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说起肺结核灶,很多医生也头疼,瞧着有分叶毛刺,按照肺癌动了手术,结果切下来是个陈旧性肺结核;还有的瞧着像肺结核,结果手术病理是肺癌,叫人后怕不已,幸好手术了。
除了腹腔脓肿外,牙龈脓肿和脑脓肿也会导致发热。牙龈脓肿文献中称为牙源性发热、慢性齿槽瘘和齿龈脓肿,热程可长达几个月。
很多人身体不舒服后都想着赶紧到医院做个核酸确认一下,其实做不做意义不大,出现症状用药缓解即可,万一是普通感冒在排队期间还有可能感染病毒,前一个人或后一个人都可能是病毒携带者。
许多发热性疾病具有特殊的热型,热型对于诊断发热的病因有一定意义:
过多的进食高糖餐饮,可消耗体内水分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引起口干舌燥时免疫力低下,进而诱发感冒过多,进食高脂肪饮食,如奶油肉类,肉汤等,可降低机体免疫细胞抗病毒能力,为预防感冒,应远离高盐、高糖,高脂肪的“三高”饮食。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既然我国已经全面放开防控措施的政策,那么肯定是经过层层的验证的。在疫情初期,并没有像其他各国一样选择躺平,直至坚持到现在病毒的减弱,都是为了将生病的概率降到了最低,对比其他各国的疫情防控,我国一直把人民的健康和生命放在第一位。
结核病经过几代医务工作努力,已经成为病因清楚,治疗有特效药,预防有办法,只要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多数病人可达到痊愈,但晚期治疗效果不佳。
先是鼻塞、喷嚏不断,接着流浓鼻涕,感冒一般是鼻子症状突出,其他地方感受弱一点,而新冠不适症状主要在咽喉,比如很多网友说的“像吞刀片”、“吞玻璃渣”,声音嘶哑说话难受,变成“公鸭嗓”。
形成空洞的肺
但我们仍需相信,结核病已不是不治之症。在将来的某一天,结核病终将被封印在历史之中。要想彻底战胜这场“万年瘟疫”,人类在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改善全球生活条件的方向上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感冒和新冠分别由流感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引起。如果同时感染两种病原体,可能会出现两种疾病一起得的情况。感冒的患者可能会合并感染新冠;同样如不慎感染新冠,也会增加患感冒的几率。
综合:健康北京、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下图是一位40多岁的男子,体检发现右肺肿块,周围有多发粟粒状、小斑片状影,提示结核球伴卫星灶,他比较紧张,选择手术切除,病例就是肺结核:
虽然感冒、流感、新冠有以上诸多不同,但从中医角度来看,它们其实都属于“外感热病”,发病后都会出现发热、咽痛、乏力、肌肉酸痛等这样一个症候群,因此在治疗手段上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这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异病同治”。
02
1.从疾病的角度讲,肿瘤和结核都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各脏器和组织均可发生、发展。
2.在药物治疗方面,都叫化学药治疗,简称化疗,都要求足量,联合用药,全程化疗,如产生耐药性及时换药。
3.肿瘤和结核在某一个特殊时代被认为是“绝症”,50年代病高发、高死亡率,当时可以说是“谈痨色变”,而今癌症已替代了结核病,成为死亡率高,危害人类之“绝症”,谈癌色变,给我们造成巨大身心痛苦。
4.在结核病中肺结核最多,在癌症中肺癌高发。
也有一部分发热是由于输注血液制品所引起,最常见出现发热的是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有近1/4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出现发热寒战,需要注意输注血小板相关的血流感染发生率要明显高于输注红细胞,考虑和血小板主要是室温保存,而红细胞保存于4℃有关。
再者,症状表现不同。
不少名人最终因结核病离世。比如我国马王堆里出土的辛追夫人,在她身上查到感染结核病的痕迹,推断她应当死于结核病。还有近代的鲁迅、林徽因。 鲁迅先生在小说《药》中塑造的角色华小栓得了痨病,他的父亲华老栓从刽子手买来沾血的馒头治小栓的病,结果是血馒头没有治好小栓的痨病,小栓还是死了。
生活中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同样是抽了几十年的香烟,有些人出现了肺癌,而有些人出现了肺结核,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从医疗的角度上讲,长期吸烟并不是引起肺癌的主要原因,但一定是增加肺癌出现风险的因素。而抽烟的频率、身体的抵抗力和外界的影响因素等存在不同,那么对身体的影响自然也是不同的,也是有些人吸烟会出现肺癌,而有些人不会出现肺癌的主要原因。
今日(3月24日)凌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谈到,希望我国在新冠肺炎防控中积累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经验,未来可以更好借鉴于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防控工作之中。
结核病,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
但是上述药品没有预防作用
但有一些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发热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局部症状,比如近些年发病率逐渐上升的艰难梭菌所致的抗生素相关结肠炎,部分患者并没有明显腹泻表现。还有一些严重的腹腔疾病,如肝胆道感染、肠梗死、内脏穿孔、或脓肿也常常没有特异性症状,临床应非常重视。
01
防治面临多重挑战
这是一位50岁男子,胸闷体检发现左肺尖小结节灶,形态不规则,边缘有胸膜牵拉,害怕是小肺癌,结果纵隔窗发现密度很高,随访3年无变化,考虑陈旧性肺结核灶。这种的就没必要手术和穿刺了。
另外,在专家看来,新冠肺炎疫情或可以为防控结核提供可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