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人觉得患上癌症就等于患上了绝症,即便是积极治疗,最终也将面临人财两空的结局,这对于一些普通家庭,根本没有更多的财力来支持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
癌症的预防大于治疗,而且有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如今人们的体检意识也越来越强,那么通过血常规检查是否可以查出癌症呢?
在血常规的检查中,如果大家发现白细胞明显增多,那么一定要做进一步的诊断。一般来说,白细胞可以应对人体细菌、病毒,以及异物的入侵,是人体至关重要的防线。
但血常规结果可能蕴含着很多隐藏的疾病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一些机体的异常,并不能说完全与癌症没有关系,相反,血常规的一些异常改变,还有可能是警醒人们进一步诊断是否存在癌症的重要信号。
“血常规”可以查出癌症吗?
综上可见,导致血常规各项指标异常的疾病有很多,不一定就是癌症,它只是对癌症有提示性诊断意义,而想要最终诊断癌症以及癌症类型,单靠一张血常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以及其他检查。
白细胞是身体当中非常活跃的血细胞,常常存在于血液和淋巴当中,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数量应该是(4.0~10.0)x 10^9/L。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诊断贫血、败血症、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还可以对造血功能、凝血功能进行评估。血常规通过发现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有利于发现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
血常规到底是什么?
血常规是否能检查出癌症呢?
白细胞
血常规的检查项目有20项以上,一般会分成3个大系统,分别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系统。一般意义的检查项目基本都是相同,在每一个检查项目的后面都会有一个参考值、检查结果,不过因为检验科的不同,有些医院给出的参考值也会有一些偏差,不过浮动性不会很大,一般都是用箭头来表示上限和低于正常值,用↑和↓来分别提示。
血常规检查方法很简单,就是抽取外周静脉血,然后通过观察血细胞数量变化以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健康状况,进而判断身体健康与否,一般30分钟左右就能出结果,费用在二十几块钱左右。
提醒:若有3个异常,建议进一步检查
而血常规当中,检查的重点就是检查血细胞部分,因为我们人体血液主要由血浆(91%是水)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血细胞的话,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3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组成,所以,检查血常规,我们主要是看这些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而所谓的血小板则是一种胞质碎片,它是不具备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的。因此,血小板并不是一种完整的细胞。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去医院做一个常规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医生需要这个检查当作凭证来判断患者的症状,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出该如何进行调整,所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常见的血常规检查报告如下图所示,不同医院检测项目基本相同。通常每个项目都会给出“检查结果”和“参考值”两栏,因为检验科室的差异,不同医院给出的参考值可能会有细微差别,但浮动不会太大,超过正常值上限或低于正常值下限分别由箭头↑和↓表示。
红细胞的异常增多除了本身可能是真性红细胞增多这一类癌症,也有可能是由肝癌引起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同白血病一样,也是骨髓内的异常增生,从而导致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急剧增加,使血液的黏稠度增加,出现出血,血栓以及肝脾器官损伤等。
当各种肝病导致的脾功能亢进的时候,往往白细胞和血小板会减少,因此肝病患者常会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
(1)影像学检查
1、白细胞
2、红细胞
3、血小板
1、《血常规,能不能查出癌症?提醒:3个指标有异常,要做详细检查》,肿瘤科张正荣,01-31
2、《科普|带你读懂体检报告上的血常规》,健康中国,2016-07-05
拿白血病这种血液癌症来说,通过血常规检查大多数患者白细胞会提示增多,疾病晚期显著增多,但也有不少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在正常水平或减少。血常规对于白细胞的诊断而言,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单一通过血常规来诊断白血病是不现实的。最终的确诊还需要通过骨常规检查以及骨髓穿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