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就好像是上帝专门给人类寿命铐上的“枷锁”一样,任何企图长寿的老人,都有可能出现癌症的隐患,继而生命受到威胁。而癌症的种类,也因为癌细胞种类分布的位置加以区分,就常见的几种癌症来说,胃癌是最典型的一种,根据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每年大约有50万中国人死于胃癌。
但就现代医学来说,如果胃癌发现得早,癌细胞肿瘤未成形或者未扩散,通过手术切除以及化学治疗,往往还有生还的可能性。更可怕的其实是胃癌晚期,此时的患者,大多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淋巴系统或是远端器官,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时间,根据临床数据的统计,晚期胃癌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只有6%到10%,的确很令人绝望。
凌志军认为:“对病人而言,要用我们的脑子救命,而不是用腰包救命。”在就医的过程中,他没有病急乱投医,相信专业的医生,该手术就手术,不论做什么治疗决定,都咨询专家的建议,同时避免过度治疗,没有听信偏方特效药。
徐茜的父母却很坚定地回答:“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救!”
回想起候诊室里挤满的那一张张与自己同样混杂着绝望与希望的面孔,他决定不再一味的听从医生的判断,而是更多的去进行自主思考,更大范围的查阅资料。
正在一家人愁眉不展之际,凌志军一直在国外求学的妹妹传来一个好消息,她认识几位在这方面有经验的专家医生,并且给凌志军安排了一场远程视频会诊。
换句话说,血行转移到肺的途径属于肠癌晚期病人转移的途径之一。当肠癌转移到肺之后,就会引起病人出现咳嗽、咳痰、咳血、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甚至胸痛等症状。
今天的凌志军依然坚持着健康乐观的生活方式。虽然他的私人微博已经不再实时更新自己的日常生活,但依然不断有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在微博上向他提问。
坐在这位专家身边的是一个年轻医生,看起来刚毕业不久,应该是来实习学习的。
本身就身为职业作家的凌志军,在与癌症抗争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并且集结成书,命名为《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
结肠癌的患者一旦出现脑转移,预示着患者的病情比较重,而且患者的预后会非常差。这时候要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凌志军认为,我们应该用脑子救命,而不是用腰包救命。花钱多的办法未必就是最好的办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才能真正对健康有益。
医护为老叶庆祝“十年新生”
也往往在这个时候,越靠近死亡就越对生命留恋。
因为父母的坚持与鼓励,徐茜更加积极地面对现实,哪怕在接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化疗时,依旧微笑面对。
我知道,这样的说法,确实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患有癌症晚期,怎么可能高兴得起来。
原创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转发、点赞。
2012年3月,凌志军颅内的肿瘤几乎完全自行消失,癌胚抗原指标已经恢复了正常,那片在手术中被切开的肺叶正在顽强地恢复。
凌志军是一个记者,所以他能接触到的资料也更多。当年凌建华患癌时,他查阅了大量资料,也亲身经历过病患家属的无奈和绝望。
徐茜在短视频中,总是用最美的笑容示人,而她与癌症斗争的精神,同样也让无数恶疾缠身的患者产生了对生命的敬畏与对生活的向往。
当然他也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他只走几米,感觉累了就歇一歇,然后慢慢延长。
徐茜同样遭受着宫颈癌中晚期的折磨,但总会用笑容感染着同病房的病友,哪怕这些病友年纪很大,徐茜也会向朋友一般,用最温柔最坚定的话语,让病友重燃对生活的希望。
临床上至少有30%以上的患者,因为疾病陷入严重不良情绪,死于严重的心理休克和极度的恐惧、悲观、绝望等不良情绪。尤其是癌症患者,由于癌症的治疗形势更为严峻,治疗难度大,患者承受的疼痛大,导致许多癌症患者被“吓死”。
经过医院系统化的检查后,医生告知了徐茜一个可怕的结果:“宫颈癌中晚期,只有半年的生命可活。”
其实国人对癌症一直缺乏正确的认知,总觉得癌症是绝症,治不好的。其实大部分的癌症患者不是死于肿瘤,而是死于对肿瘤的无知和高度恐惧,以及因此造成的错误应对。
闫玉生在评估后考虑,患者已经接受了右侧肺部的手术,调整了新的化疗方案,但肿瘤仍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