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小刘因为摸到自己乳房有肿块而到医院检查,结果医生发现小刘不仅有乳腺增生,而且双侧乳房竟有9个肿瘤!最大的肿瘤,直径接近2cm,其它的平均直径也都在1cm左右,需要及时接受切除手术治疗。
手术进行得还算顺利,而且术后病理报告显示,这些肿瘤都属于良性乳腺纤维腺瘤。小刘心有余悸:“幸好都是良性的,不然我这辈子就毁了!以后一定注意调节情绪,可不敢再伤害自己的身体里。”
而这也表明,血常规的检查,对于癌症的检测并不起到绝对性的指导,而只能是一种辅助性质的作用。因为肿瘤在发生后,患者血液数值的变化没有普遍性,自然也就没有绝对参考的意义了。
中性粒细胞在人体内起到的作用就是防御、吞噬细胞,当这种指标升高时,往往和身体内发生的感染有关。而淋巴细胞升高,则多见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结核病等。
CA125是卵巢癌的特异性标志物,此外,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胰腺癌、肠癌、乳腺癌以及肺癌,该数值也会升高。
而通过血液检查可以测出的疾病主要包括了:各种炎症、贫血、血小板的含量、糖尿病、冠心病、低血糖症、急慢性肝炎、乙肝、肝硬化、肾功能异常、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结石、泌尿系统疾病等疾病。可以说,血常规的检测意义还是比较重要的。
由于血常规结果一直没有什么问题,这次两项指标的突然升高,让孙大爷产生了一丝忧虑,尤其是在七十多岁的年纪,出现什么异常都容易往严重后果甚至癌症方面想。于是孙大爷立刻找到医生,希望能得到一些专业的回答。
如果已经绝经,但是却突然再次来月经,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变年轻了,很有可能是内分泌失调导致的,与卵巢癌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建议及时到医院做详细的妇科检查。
4乳头、乳晕异常
但是在大型的三甲医院标本量比较多,检验师通常进行多项操作,所以会告知30分钟后出结果。如果赶上患者不多的时候,十分钟之内就可以看到血常规结果了。
骨髓纤维化的全身症状多种多样,其中90%的患者有疲劳。很多患者就诊的原因就是感觉累,即便经过休息也没有得到缓解。
结语
有特异的乳腺增生的人
血常规检查,发现这几个指数有些异常,那么一定要引起重视
▼ 疾病中晚期——指标下降:随着骨髓纤维组织的过度增生,造血功能逐渐下降甚至衰竭或转化为急性白血病,这时候的血常规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的数量可高可低。
人在胎儿时期,由于肝细胞的合成,甲胎蛋白维持着一定的含量,不过到了成年期,人的肝细胞反倒失去了这种合成能力,所以血清中的甲胎蛋白含量就极其低微。不过随着肝功能发生异常的时候,尤其是癌变,甲胎蛋白的含量反倒又会升高。
包括甲状腺肿物、乳腺肿物,以及浅表淋巴结,可以进行相应浅表的彩超检查。包括甲状腺彩超、乳腺彩超、淋巴结的彩超等,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可疑的病变。
血小板高出正常值,但400-500以内的,还是安全的。如果血小板高于500,要警惕血栓,尤其是脑血栓和心血管血栓。肿瘤患者本来就是高凝状态,若合并血小板升高,要注意排查可能的原因。如果实在找不出原因的,可以酌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不过有出血史、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病人,服用阿司匹林要格外当心。
哪些食物有助于养护乳房健康?
同时,如果你的乳房存在肿块或者疼痛严重,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应该及时就医进行检查,经专业人员评估和排除是否有可能存在乳腺癌等疾病。
有研究表明,有良好运动习惯的人,身体出现癌症的概率一般比不爱运动的人要低,尤其是对于乳腺癌的发病率,运动较少的人群,会比经常运动的人,乳腺癌发病率要高30%左右。而对于一些本身体重超标,运动功能受限的人,绝经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则会进一步增加。
同时,血常规也作为很多疾病诊断的辅助,为临床医生提供多方位的参考,例如肺心病、肺气肿可能出现红细胞增多;心肌梗死,酮症酸中毒会引起白细胞增多;而血栓形成与血管栓塞都是继发于血小板含量的明显升高。
在癌细胞存在时会激活炎症反应带来身体功能变化,有相关研究表明癌症相关的巨噬细胞密度越高,肿瘤的预后就会越差。
一般来说,女性的乳房几乎是平坦光滑的,但是,发生乳腺癌时,乳房周围的皮肤会失去弹性,变得不光滑,还容易出现一些小凹陷;随着病情的发展,女性胸部的淋巴管会被阻塞,使得胸部的皮肤看起来特别皱,很像老年人的皮肤。
还有一个病例是,一个45岁的男子,整天感觉少气懒言,经常疲乏困倦,于是就医检查,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这个指标才50g/L,属于重度贫血,心脏也受到损伤,经过查找贫血原因,才知道这位男子多年痔疮,长期便血的结果。
二摸,则是在清洗干净双手后,用我们食指和中指柔软的指腹部分,按照从外侧到内侧、从上方到下方的顺时针顺序轻轻按压乳房,操作的过程中要留意乳房是否存在肿块。
因此,指标是指标,确诊是确诊,大家有时候看到指标异常时,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波动,还应该具备多种检查才能确诊。
(1)白细胞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
(3)血小板
(1)是否存在细菌或病毒感染
(2)是否贫血
很多人可能对血常规是否能查出癌症比较好奇,其实血液检查可以作为癌症诊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但如果说想通过血常规来确诊癌症是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