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对人体健康寿命干扰极大,近现代科学家为搞清患癌原因、预防癌症、研发治疗技术和药物进行艰苦努力,形成“传统手段+创新办法”共同发力的格局。
虽然仍不能完全治愈癌症,但临床治愈率提升很大,质子治疗就是重要代表作。
好在,2006年,肺动脉高压患者有了靶向药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一年生存期从68%上升到了89%,5年生存率从20%上升到53%。然而,靶向药昂贵的价格又把大部分患者推向了绝望之谷。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热科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化鹏介绍,为解决三尖杉酯类生物碱人工合成的难题,2011年开始,他们选择三尖杉科植物中生物碱含量最高的海南粗榧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解析其合成通路,并找到相关的关键基因。
借助全长转录组,他们对病程相关蛋白家族成员进行了逐个验证。经过长期反复实验研究,他们发现了PIAs碳骨架形成关键酶PSS。进而他们又对PIAs母核上游生物合成中7步共30个候选基因进行了全部的功能验证,打通了整个合成通路。
从三角瓶到工业发酵罐
杨教授告诉我们,从患者最终确诊距离她最初出现症状,已经长达8个月左右时间。这8个月,她的症状从「胸闷、气短,咳白色粘痰、发热等」,到「胸闷、气短加重,咳黄色粘痰等」,症状上除了进展性的加重,主要症状依然还是「胸闷、气短」为主。这样的症状,实际上的确容易让人误判为「肺炎」,但通常抗炎治疗吸收效果不佳就应该想到取病理活检。
针对这个问题很多专家就想,能不能设计一款能够分辨癌细胞的药物?于是靶向药就出现了。同一个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基因是不同的,靶向药就是基于癌细胞基因变异的特征,在分子水平上制作出来的一种药物,这种药物具备特异性和一对一的针对性,在进入人体后能够精准地杀死癌细胞,比起化疗,靶向治疗的副作用要小得多。
奥希替尼选择性地抑制突变活性位点,包括EGFR突变L858R、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以及EGFR T790M突变,但对于正常生理的EGFR的亲和力低,因此包括皮疹与腹泻不良反应在内的副作用发生率低,对身体较为虚弱的病人来说能够减轻痛苦,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实每一种药物的研发成功,都需要医药工作者付出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尤其是在研制的过程当中,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这些成本会体现在药价上,尤其是研发的时间越长,费用就会越高。
不过,2002年时,临床对这些机制的了解还是一片空白。2004年,相关研究发现EGFR酪氨酸激酶区基因突变与EGFR-TKI疗效相关,这意味着患者对吉非替尼是否敏感,可以做出有效的预测。同年,吉非替尼在我国获批上市。
驯鹿医疗于2022年6月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了伊基仑赛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上市申请,并被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成为国内首款申请上市的靶向BCMA的自体CAR-T细胞产品。
一旦确诊癌症后,给患者家庭亲朋好友造成巨大的困扰和负担。
MIRASOL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试验,评估了ELAHERE与研究者选择(IC)的单药化疗(每周紫杉醇、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或拓扑替康)相比,在FRα阳性且既往接受过1-3线治疗的铂耐药卵巢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次ImmunoGen宣布获得该试验的积极关键数据:与IC化疗相比,ELAHERE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总生存期改善,且死亡风险降低33%,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无进展生存期改善。安全性方面,没有发现新的不良安全性好,与IC化疗相比,ELAHERE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解析碳骨架合成通路
卵巢是女性独有的生殖器官,其位于腹腔深处,大约鹌鹑蛋大小,主要分泌性激素,让女性皮肤光滑、细腻,骨骼健康、精力充沛等,从而保持青春和活力。在育龄期的女性,卵巢每个月还会排出一枚成熟卵子。因此,女性对之倍加呵护,特别担忧卵巢早衰。
研发企业:驯鹿生物/信达生物
吃一个月的靶向药就得花5千多块钱,还好三个儿女很孝顺,能负担得起,坚持让柳大叔服药,不然靠柳大叔的退休金来吃药那可够呛。
“接下来就是研究如何提高产量。此外,从三角瓶的实验室研究放大到工业发酵罐,其间还有非常多的工艺需要研发。”乔飞告诉《中国科学报》,目前,类似的发酵工艺仅被少数几个国家掌握,作为技术秘密没有资料可以参考,他们只能一步步攻克难关。
然而,靶向治疗还是无法完全治愈肺腺癌,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一样,都存在着耐药的问题。因为癌症从根本来说,还是由基因突变引发的一大类疾病,在肿瘤组织中细胞并不完全都是同一种基因突变,只是可能某一种突变表现为主要的突变类型。靶向治疗中一种药物基本只能针对某一种突变,如最熟悉的易瑞沙、特罗凯、凯美纳都是针对EGFR突变的,当肿瘤中原来的优势突变亚群被抑制而其他突变亚群得以生长发展成为主要突变类型时,那么原来的靶向药物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就会减弱甚至失效,此时就会出现耐药现象。由于人类基因突变的种类远远大于目前市面上的靶向药物种类,因此,当出现没有靶向药物可以针对的突变种类时,就只能回到传统化疗,但是对于化疗不敏感的病人,可能预后就会比较差。
确诊后,李大姐开始口服靶向药吉非替尼,3个月后复查胸部 CT,病变完全消失,达到CR标准,即完全缓解的标准。此后一直口服吉非替尼,每3-6个月来我院复诊1次,时至今日8年过去了,患者仍然在服用靶向药,中途未曾换过其他药物,病情也没有出现复发,仍然在动态随访观察中。
药审中心受理时间:2022年10月
这可不一定,要进行基因检测,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医生才会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强行使用,严重的话会造成意外事故或者死亡的风险,所以说,千万不要盲目地使用该药物,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咨询检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