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复查项目一览表或甲状腺癌术后复查什么项目

2024-05-09 07:04:09
肿瘤治疗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复查项目一览表或甲状腺癌术后复查什么项目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复查项目一览表,以及甲状腺癌术后复查什么项目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癌症多久不复发才算治愈?4个检查全正常,恭喜你离治愈不远了

“做了手术后,只能活5年,那我还不如不治!”老刘闹了一个大笑话。

上周老刘查出了早期肺癌,医生建议他马上手术切除,老刘对于医学上的事情一窍不通,拉着医生的手就问:“医生,我这病还有救吗?是不是做了手术就好了?”

“早期肺癌进行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医生回答道。

没想到老刘听了医生的话反而大惊失色:“怎么做了手术还只能活5年,我不做手术了!”原来老刘把5年生存率当成了只能活5年。

听到老刘的话,医生笑了起来。安慰道:“别担心,5年生存率是治愈的指标,并不是只能活5年的意思。”

在很多人眼里,得了癌症就没有治愈可言,实际上很多癌症都是可以达到医学上的治愈的。

一、癌症的治愈,叫临床治愈

治愈,是一个医学概念。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潘战和医师表示,我们一般所说的癌症治愈是指临床治愈。在癌症角度上,当患者经过治疗后,体内检测不到癌细胞,或是癌症之后也没有复发,也没有因这个癌症而死去,可以说,这名患者实现了临床治愈。

5年生存率是衡量癌症是否实现治愈的重要指标,比如在我国,癌症5年生存率为40.5%。为什么不是一年、两年,偏偏是五年?

其实对于大多数癌症患者而言,在首次治疗后的1~3年,是癌症复发转移的高危时期,其中约90%的患者发生在此期间。相对而言,5年以后癌症又复发的几率较低,因此临床上常用“5年生存率”来衡量某种癌症的治愈概率,这并不意味着癌症患者治疗后只能活5年。

5年生存率越高,治愈这种癌症的概率就越大。当某位癌症患者治疗5年之后,癌细胞并没有卷土重来,就可以认为达到了临床治愈。

二、4个检查全正常,恭喜你离治愈不远了

当然,要验证癌细胞没有在“作怪”也是需要通过层层检查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邱立新医师表示,当患者的以下几项复查项目指标正常,治愈的目标将很快实现。

1、基本检查正常

对于肿瘤病人,医生通常会建议定期复查,复查的项目非常多,其中最频繁的要属“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

通过血常规的指标,可以反映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情况,有助于观察化疗后患者身体变化情况;而尿常规的检查,可以帮助排查泌尿系统的情况;大便常规对于消化道肿瘤患者来说,也是必需的。当然在使用某些抗血管等新生特殊药物时,可以通过大便检查帮助发现早期消化道出血。

2、肿瘤标志物正常

肿瘤标志物包括CEA、AFP、NSE等,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标志物的动态随访可以帮助患者发现肿瘤进展的迹象。当标志物指标出现持续升高,很可能有复发的风险。

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癌症有不同敏感的肿瘤标记物。如肝癌对应的是AFP(甲胎蛋白),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疗效检测;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用于发现小细胞肺癌;CA125( CA类癌抗原)常用于帮助诊断卵巢癌;CA72-4则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对胃癌有较高的特异性。

3、影像学检查正常

影像学检查则包括:胸片、CT、PET-CT、骨扫描等。通过影像学报告,可以直观的反应患者体内病灶变化的情况。

比如,很多癌症易发生骨转移,而通过骨扫描可以帮助及早发现问题;进行CT检查,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患者的病灶是增大还是缩小,PET-CT可以帮助确认是否出现远处转移。甚至包括胃镜、肠镜等,对于消化道肿瘤患者而言,都可以及时帮助发现病灶的变化。

4、特定器官功能正常

除了上述的一些检查,医生还会定期让部分患者复查一些特定器官的功能,比如甲状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尤其是在治疗期间,已经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或者药物副作用引起部分脏器损伤的患者,防止进一步破坏器官功能。

三、癌症治疗后,如何跨过第一个5年?

除了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癌症患者也要通过行为改善,消除致癌因素,改变自己的“癌性”体质,才能更好地度过第一个5年。

1、治疗要彻底

癌症治疗不能“半途而废”,因惧怕化疗、放疗的副反应,就选择临战退缩。尤其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在进行正规治疗之后,要紧接着进行抗复发治疗,达到消除残存癌细胞的目的。

2、消除致癌因素

诱癌因素非常多,除了外部环境,也要注意内在因素。癌症患者都应注意保持心情愉快,精神放松,避免长期、过度的精神紧张和不良刺激。

3、饮食良好

被污染的水,发霉的食品,重油重盐的烹饪等都可能引起病从口入。所以从健康角度,癌症患者一定要保持清淡饮食,保证每样食物都均衡摄入,食材的选购也最好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抽烟、喝酒等生活无规律,都可能引发“生活方式癌”。尤其是癌症病人在康复期间恢复过去的不良生活方式,无疑会让癌症再次有机可趁。

5、注意复查

癌症复查不仅是指医院定期检查还包括自我检查,病人自查注要意观察原来的病灶部位及其附近有无新生肿物、结节、破溃等表现,有无新的疼痛感觉。

四、癌症5年后不复发,就不用复查了?

不是所有的肿瘤细胞都会乖乖地呆在原发肿瘤的位置等着被切掉,有些肿瘤会通过血管、淋巴管等方式局部转移到其他位置,侥幸逃过一系列治疗,找准机会再次下手。10%的癌症会在术后5年出现复发,所以治疗后5年不复发,也不能忘记复查!

浙江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卢丽琴主任表示,癌症病人治疗后的5年非常关键,至少应每年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尤其是术后第1年,每隔三个月复查一次;术后2年内,每六个月复查一次;术后2年以后,每年做1~2次详细的体检和化验检查;术后5年以后,可考虑每1年复查一次。

抗癌是一场持久战,癌症治疗出院其实代表着另一个阶段的开始,为了促进康复,预防复发,每个患者都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坚持复查,保持各项指标正常。

参考资料:

[1]《癌症晚期,该不该继续治疗?医生这次讲了大实话》.强国论坛.2018-11-10

[2]《医生说的“癌症5年生存率”是什么意思?》.浙江省人民医院 .2019-12-12

未经作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肺癌复查前必看!权威指南梳理了2大复查要点,建议收藏!

大部分患者对于复查很困惑,临床上经常听到这些问题:


“肺癌复查随访哪些项目?”

“多久复查一次?”

……


所以,了解肺癌复查随访的项目和明确复查时间和随访频率至关重要。


▍了解肺癌复查随访的项目


肺癌的复查项目主要分为两大类: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01

血液检查[1]


血液检查指对血液成分的一些基础指标进行测定、形态学描述的实验室检查[2]。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血常规


血常规报告主要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这几项。


小贴士[2]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可能发生急性感染,肿瘤活跃期;下降提示感染、骨髓功能受损(贫血)等。


血小板:某些肺癌病人可能会出现血小板轻度增高,下降可能表明患者存在血小板减少症或出血倾向,例如由药物、感染或骨髓抑制引起。


注:白细胞和血小板严重下降,建议及时咨询主治医生是否需要使用升白针和服用提升指标的药物。


肝肾功能


肝功能:主要看天门冬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如果显著增高,通常表示肝细胞受损。最常见的原因是肝炎病毒感染(如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药物性肝损伤,需要引起重视及时找主治医生进一步看诊。数值降低极少见,可能与营养不良或严重肝功能衰竭有关[2]


肾功能:主要看肌酐、尿素和尿酸。尿酸和饮食相关,异常增高会导致痛风[2]


注:化疗药物主要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乏力、肝肾功能异常等。所以,提高肺癌化疗患者血常规、肝功能复查率,可以减少化疗并发症的发生[3]


肿瘤标志物[1]


肺癌患者复查重点需要关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


①癌胚抗原(CEA)

②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③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

④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

其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对非鳞状细胞型肺癌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可用于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小细胞肺癌较敏感,可以用于评估疾病进展和预后。


此外,还有一些通用的肿瘤标志物,虽然不特定于肺癌,但也可用于评估肺癌的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如癌胚抗原(CEA)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


单个肿瘤标志物的增高,并不代表发生复发转移。如果动态监测下,肿瘤标志物仍然持续高度上升,需要尽早咨询医生。


02

影像学检查[1]


胸部CT


胸部X射线可以检测肺部异常阴影或肿块,看肺上有无新发结节,结节大小、密度和成分,还可以评估淋巴结是否受累,以及是否存在远处的转移灶。对于没有其他部位的症状或疼痛的肺癌患者来说,一般医生建议做常规的胸部CT就可以。


MRI


常用于评估肺癌在胸腔内的扩展情况,对于较大的肿瘤或复杂的病例,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解剖信息。如果出现头晕、头痛、呕吐、视物模糊以及其他脑部症状,高度怀疑发生脑转移,可以做头颅MRI。


超声检查


肺癌患者的超声检查主要应用于锁骨上区淋巴结、肝脏、肾上腺、肾脏等部位,来更好地观察有无这些部位的转移。例如发现淋巴结肿大,可以做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超声;发现腹痛可以做腹部超声。


核素骨扫描[4]


核素骨扫描是判断肺癌患者有否骨转移的首选方法.具有灵敏度高,一次检查显示全身,可比 X 线提前3~6 个月发现骨转移。当发现颈椎、腰椎等部位酸痛、病理性骨折、骨痛,应对可疑部位进行骨扫描。


对于肺癌患者首次骨扫描正常者,定期复查骨扫描的目的在于及时早期发现骨转移骨扫描复查的时间可以放在 6 个月后。


而对于首次骨扫描出现异常的患者,定期复查骨扫描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诊断、判定疗效等;如果复查骨扫描提示病灶增多,放射性摄取增浓,则进一步提示骨转移诊断,或病情进展,反之,则提示病情好转,或排除骨转移诊断.


故对于首次骨扫描发现异常的肺癌患者,临床应将骨扫描复查时间定为 2~4 个月,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早期骨转移或判断治疗效果。


PET-CT


PET-CT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肿瘤定位和评估疾病的代谢活性,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潜在的转移情况。在常规CT无法判断肿瘤是否复发时,可以选择PET-CT进行检查。



▍明确复查时间和随访频率


除了需要清楚自己要复查哪些项目外,还要关注自己的复查时间,对于不同分期的患者复查的频率是不一样的,那么到底多久做一次检查呢?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肺癌诊疗指南(2022版)做出以下推荐:


01

非小细胞肺癌[5]



时间

随访频率

I~II期和可手术IIIA期患者

术后或放疗结束后

前2年

6个月随访1次

3-5年

1年随访1次

5年以上

1年随访1次

不可手术III期患者

放化疗结束后

前3年

每3-6月1次

第4-5年

每6月1次

5年以上

每年1次

IV期患者

全身治疗结束后


每6-8周随访1次

注:I~IIIA期NSCLC局部治疗后随访,常规不进行头颅CT或MRI、骨扫描或全身PET/CT检查,仅当患者出现相应部位症状时才进行;IIIB~IV期NSCLC不建议患者采用PET/CT检查作为常规复查手段。


02

小细胞肺癌[6]



时间

随访频率

局限期

1-2年

每3个月随访一次

3年

每6个月随访一次

3年以上

每年随访一次

广泛期

第1年

每2个月随访一次

2-3年

每3-4个月随访一次

4-5年

每6个月随访一次

5年以上

每年随访一次

注:症状恶化或新发症状时,及时随访。头颅检查首选头颅增强MRI,不适合MRI患者可行头颅增强CT检查。血液学检查适合有临床指征者。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 肺癌患者的定期随诊检查最少应持续 5 年以上。

参考文献:

[1]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19,5(03):100-120.

[2]第九版诊断学

[3]刘剑梅,王自秀,王绍燕,等.随访干预在肺癌化疗患者延续护理中的作用[J].蛇志, 2019, 31(4):3.DOI:10.3969/j.issn.1001-5639.2019.04.036.

[4]周友俊,邓智勇,孙华,等.肺癌患者99mTc-MDP骨扫描复查时间探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2(003):52-55.DOI:10.3969/j.issn.1003-4706.2011.03.013.

[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2

[6]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2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ND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7 | 评论:0